第217章 红尘苦难消(2 / 2)
这时贪来的巨款起了作用,吴之荣上下打点,硬生生将死刑拖了六年,一直拖到了顺冶大赦才保住了命。
小命是保住了,吴之荣也被革了知县的官职。
没有了饭碗,也就失去了贪脏的渠道,从此就得吃瓜咽菜了。
吴之荣可不想过这样的日了,他动了歪脑盘筋,怎么样戴罪立功重新抖起来呢?
正好,吴之荣当知县的地方有个目盲的庄姓乡绅想邀名,买回了一份前人的遗稿,又请人编辑,弄出了《明书辑略》打算刊印。
目盲乡绅也并不是有多么热爱明朝,他只是想模仿左丘明的故智,编一本史书出版,万一像《左传》一样赢得生前身后名呢。
可好死不死的,《明书辑略》里加了一段崇祯朝和南明的传记,这就犯了清廷的忌讳。
在清廷眼中,他们推翻了明朝,如何给明朝定论是他们的权力,闲杂人等不得置喙。
随随便便就评论前朝,肯定不符合满清将前朝黑成炭的想法,就是对当朝的大不敬。
吴之荣看到《明书辑略》后发现这是个机会,利用好他不但能立功,弄不好升官发财都不在话下。
于是吴之荣就告发了,一直告到了鳌拜那里。
当时鳌拜正想清除异己,与《明书辑略》能拐弯抹角拉上点边的官员正好是其他辅政大臣的党羽。
于是鳌拜借机弄出了明史案,与《明书辑略》有关的人,或杀或充军,数百人连座。
就连办案官员都不能幸免,他被人“不小心”送了一本书,发现时交出来也不行,理由是交晚了,心存叵测。
制大 制枭。吴之荣因此案不但恢复了原来的品级,还升了官,庄家的财产也被尽数赏赐予他。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小命是保住了,吴之荣也被革了知县的官职。
没有了饭碗,也就失去了贪脏的渠道,从此就得吃瓜咽菜了。
吴之荣可不想过这样的日了,他动了歪脑盘筋,怎么样戴罪立功重新抖起来呢?
正好,吴之荣当知县的地方有个目盲的庄姓乡绅想邀名,买回了一份前人的遗稿,又请人编辑,弄出了《明书辑略》打算刊印。
目盲乡绅也并不是有多么热爱明朝,他只是想模仿左丘明的故智,编一本史书出版,万一像《左传》一样赢得生前身后名呢。
可好死不死的,《明书辑略》里加了一段崇祯朝和南明的传记,这就犯了清廷的忌讳。
在清廷眼中,他们推翻了明朝,如何给明朝定论是他们的权力,闲杂人等不得置喙。
随随便便就评论前朝,肯定不符合满清将前朝黑成炭的想法,就是对当朝的大不敬。
吴之荣看到《明书辑略》后发现这是个机会,利用好他不但能立功,弄不好升官发财都不在话下。
于是吴之荣就告发了,一直告到了鳌拜那里。
当时鳌拜正想清除异己,与《明书辑略》能拐弯抹角拉上点边的官员正好是其他辅政大臣的党羽。
于是鳌拜借机弄出了明史案,与《明书辑略》有关的人,或杀或充军,数百人连座。
就连办案官员都不能幸免,他被人“不小心”送了一本书,发现时交出来也不行,理由是交晚了,心存叵测。
制大 制枭。吴之荣因此案不但恢复了原来的品级,还升了官,庄家的财产也被尽数赏赐予他。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