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退为进(二)(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宫室内四下寂静,唯窗外蝉鸣声声。
  小炉之中荞茶百沸翻滚。望着升腾于空的茶烟,元宏终于开了口:“这许多年着实委屈贵嫔了!宫中有她操持料理,朕才得以安心前朝之事。”将李冲盏中凉茶倒去,他又将彼此杯盏舀满,继而道:“此乃先太皇太后生前最爱的荞茶,陇西公不妨饮一盏。”
  李冲双手接过杯盏,饮下一口:“臣本不喜这荞茶滋味,可那些年陪着先太皇太后,竟不知不觉间爱上此茶,如今不饮倒觉不惯了。”
  “荞茶味苦、性平,可实肠胃、益气力、利耳目。皇祖母在世之时常常劝朕多饮此茶,说它可续精神,炼五脏渣秽,朕虽知此茶有益身心,却独爱阿母喜爱的荼茶。”呷了一口盏中荞茶,元宏接着又道:“茶集天地万物精华,与人讲的亦是缘分。”
  李冲心下会意,皇帝以茶喻人,便是告知自己李氏虽好,可他心中却独爱昭仪。李冲心有不甘,饮下一口茶,道:“荼茶乃先太后珍爱之茶,经久饮之可强骨健髓,亦难怪陛下对此茶情有独钟。荞茶虽不得陛下钟爱,却因了其效,陛下仍不时会烹煮饮之。二者虽各有千秋,却皆以水为母,自是并存不悖。”
  元宏心下了然,浅浅一笑:“所谓辅车相依,茶水一源,陇西公所言之理朕心自明。”
  元宏心中虽独爱林禾,却知前朝后宫息息相关。皇后乃冯氏嫡女,林禾又以冯女之身晋位左昭仪,元宏授李氏宫权也是为平衡前朝势力所出权宜之计。如今李氏因元愉遭意外滑胎,李冲又亲来面圣,他又岂能不顾及各中厉害。
  念及此,元宏道:“李贵嫔替朕打理后宫已有些时日,朕知她具贤明之业经济之才,本欲等她生产之后将她晋位右昭仪,却不料昨日遭遇意外…既如此,朕明日便令中书省拟诏,于下月初六行册封之仪。”
  李冲刚告退离去,元宏便着三宝备了御辇往永合殿而来。
  众侍退去,内殿之中只帝妃二人相对而坐。
  元宏这两日忙于前朝之事并未往永合殿来,于是开口问道:“你这两日睡得可好?孩儿可有闹你?”
  林禾笑道:“孩儿尚不足两月,又岂会闹妾?妾一切安好,元郎大可安心。”
  元宏微微颔首,“如此便好,朕要你与孩儿皆安。”
  为君者皆愿子嗣昌盛,乃因预示国运昌隆,昨日李氏滑胎已阖宫尽知,林禾唯恐元宏心中悲痛,亦不敢开口提及。奉了灵粉羹给他,林禾道:“洛阳夏日暑气颇重,元郎食些灵粉羹,亦可祛祛湿热之气。”
  这候 .co m 章汜。元宏接过碗盏:“洛阳虽夏日炎热,却是四季分明;平城虽觉清凉,却无半分入暑之感。”
  林禾笑道:“陛下这是偏爱洛阳城,在陛下眼中洛阳处处皆宜。”
  元宏道:“洛阳人杰地灵,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朕得以此地为都乃朕与大魏之幸,朕又岂能不爱之惜之?”
  林禾道:“得中原者必得天下,元郎他日定能将这九州一统,令天下黎民得享安居之乐。”
  元宏吃下几口灵粉羹,将碗盏放下:“朕自是要将这江山一统,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顿了顿,接着又道:“攘外必先安内,大魏朝人人向佛,朕欲在洛阳城广建佛寺,以安民心。”
  林禾微微颔首,“昨日元郎着大监来知会妾,说元郎领了文武百官往伊阙查看石窟寺布局,不知如何?”
  元宏道:“今日朝会已与众臣议定,在伊水东岸凿壁开窟,西岸则修建佛寺,如此便可东西辉映,相得益彰。”
  林禾欢喜道:“元郎此举利国利民,功在千秋!”
  “多亏有你提议,朕才能有此举措。”元宏望着她,“只是朕答应过要带你同往伊阙,可如今你有了身孕不便车马劳顿,待你生产之后,朕便着人为你母子凿石镌佛。”
  林禾摇了摇头,“妾知元郎疼惜妾与腹中孩儿,可凿石镌佛乃帝后尊享之礼,元郎莫要因妾惹了众议…妾只求孩儿能平安生产,日后可承欢元郎膝下便好。”
  元宏满眼爱意道:“朕的禾总是如此懂事明理,事事皆以朕为虑。你大可安心,有朕在,你与孩儿定能平安无事。”
  林禾浅浅一笑,“人生在世父母子女亦是因缘际会,如今他既来了,妾自是盼他可平安康健。”
  元宏道:“梁世清对朕说你胎像稳固,朕业已请高僧大德为孩儿祈福,朕深信我们的孩儿定可平安无事。”
  林禾柔声道:“孩儿知了阿耶如此期盼,定能平安降生。”
  强牺 7huan.com 读牺。元宏颔首,又嘱咐道:“怀儿与瑛儿尚且年幼,少不得顽皮冒失,他们与你一宫而居,你还是要当心一些。”
  林禾知元宏定是因了李氏滑胎的事才会如此提醒,心中自是不愿元宏为己担忧。“高嫔已嘱了恪儿兄妹,他们亦非淘气顽劣之子,元郎大可安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