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一个真正的千古一帝(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世民听程处立说,他还是有功绩的,立马双眼一亮。
  问道:“快说说,朕有什么功绩?”
  程处立顿时就兴趣缺缺了。这玩意他实在是不想说。这玩意一说,就显得像拍马屁了。
  不过人家已经问了,这不说也不行!
  程处立拿着史书在那里翻了翻,翻到写李世民功绩的那里。
  稀里哗啦的就撕了下来,递给李世民说道:“来,您自己看吧!”
  李世民眼睛一亮,连忙接过来就看了起来。
  然后,脸色就黑了下来,因为,他实在是看不懂啊!
  有人会说,唐朝的字体已经用到了繁体字,看现在的字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你想过没有?我们能看得懂繁体字,是因为我们见过繁体字。起码知道这个是繁体字,很容易就能联想到这是什么字。
  换句话说,让台湾或者是香港人来看简体字,多少他都能看得懂一些,因为他有简体字的意识,知道这个是简体字。
  可是李世民不同,他是一个从来就没有见过简体字的人,连个简体字的意识都没有。你让他来看简体字,他怎么能看得懂?
  李世民在那里看来看去看了半天,结果还是看不明白。
  这候 aime*i43.com 章汜。他抬头看着程处立,露出了一副求救的表情。
  程处立这才反应过来,对李祐说道:“二师兄,你来念给你父皇听吧!”
  李祐答应了一声,上去接过纸张,就在那里念了起来:
  “唐太宗的功绩,1:吸取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关系。正确处理君臣关系,把君比作舟,把民比作水,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正确处理君臣关系,善于用人,虚心纳谏。使决策正确,政治清明。
  3: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4:完善科举制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大了统治基础。
  5: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力役,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6:民族关系上,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促使民族关系融洽,民族大团结。
  7:对外关系上,加强与岛国、新罗的关系。念完了。”
  嘎……不是……
  李世民很懵逼,这就完了。他瞪着眼睛看着李祐。
  李祐非常无辜的说道:“父皇真就这么多了。”
  李世民的脸色非常的不好看,因为这些在他看来都不是什么功绩,反而像是在侮辱他。
  虚心纳谏,这也叫功绩?
  别人或许这么认为,但是他李世民知道,这是被欺负,被那些世家的大臣欺负。
  还有加强岛国的关系,这不就是程处立刚才说的,把技术给岛国,而引发了一场大灾难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