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之一剧透 第72节(3 / 4)
匡韶拱手为礼,等问候过来视察的上官后,才道:“如今尚且能支撑得住,但在春种之前,总要让人吃两顿饱饭。”
甘维点头:“正该如此,否则到时候又哪来的力气耕种?”
匡韶得到上官的允准后,向前拜了一拜,其实她倒不止是为了这个,只是既然要种地,官屯总得发放种子,若是不让官隶们吃饱饭,届时那些种子只怕根本无法种入田里。
*
横平县中。
典无恶正在与身边幕僚议事。
他们得到消息,说是建平那边派人往东地送了十万石粮草,其实这也没什么稀奇,只是负责这件事情的人选有些值得在意——那人居然是褚氏的褚馥。
典无恶以前好歹也在泉陵侯幕下待过一段时间,对褚馥有些了解,此人对温谨明忠心耿耿,当真是愿意为之生死,虽然因为家族延续没有选择殉死,但一直不曾出仕,这时候又为何会突然跑来东地?
经过幕僚们认真激烈但不符合事实的讨论,目前主要的猜测有两个,其一是褚氏一族已经受到天子怀疑,所以褚馥必须出仕,来证明自己的忠心,其次则是褚馥已经相信褚岁投效了东部,如今也希望能投入到这个阵营当中。
庾高建议:“既然褚岁本人在此,不妨由在下去试探试探,看看褚馥对泉陵侯的忠心有多少。”
倘若连褚岁都觉得她那位叔父是个一旦选定了侍奉的君主便终身不肯动摇的人,那对方此次前来东部的目的,就值得他们细细商榷。
典无恶同意庾高的意见,他们连续作战不利,若是能得到褚馥作为内应,岂不是有机会重占上风?
第116章
被软禁起来的褚岁十分无聊。
典无恶这边想要招揽褚岁为己用,平时不会缺她吃穿,但也就是如此了,对于一个标准的大周士人,除了衣食外,自然存在着一定的精神追求,然而此地根本没有可供她抒发心臆的书籍跟纸张,不过就算有,褚岁也无法放心使用,她担忧典无恶等人会用自己的字迹文章,去欺瞒朝廷。
一念至此,褚岁又在心中自嘲,当初被强请过来的时候,她身边那些文稿便落在了庾高等人手里,若是要用这些东西哄骗世人,这会子恐怕早已使用过了。
褚岁正在发呆的时候,忽然看见外面有一点灯火正在靠近。
有资格前来软禁褚岁之地的人不多,门被推开后,走进来的果然是庾高,他向褚岁拱了拱手,客气问候:“褚君在此住得如何?”
褚岁扯出一抹冷笑:“庾君过来,便是询问此事么?”
庾高笑了笑,双手笼在袖中,一派闲谈姿态:“足下昔日也曾出入建平,可知如今那位天子的秉性?”
“……”
不是懒得搭理也不是故意隐瞒,实在是这个问题的答案,褚岁确实不知道。
作为褚氏嫡脉,褚岁当然在建平待过一段时间,昔日与宗室中人也有些往来,然而那个时候,还是皇九女的温晏然一直没什么存在感,单从往日情景看,对方应该是低调内敛的性格,结果一朝登基之后,又表现得如此锋锐果敢,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庾高:“当今天子心机深沉,继位之前,一直不曾以真面目示人,登基之后,又揽权于一身,有那样一位多疑而心狠的皇帝,对朝中大臣而言,实在不算好事。”
多疑而心狠算是许多人对温晏然的共同评价——褚岁当初离开南地的时候,是在玄阳子死讯传来之后,对方到底是一位很有名气的道人,连温谨明都不曾待他无礼,便是换做厉帝一朝,玄阳子就算无法得到天子信重,也能混点恩赐到手,结果一碰上温晏然,居然直接被斩杀于董侯府邸之内,现在想来,委实有些出人意料。
“庾君已然举事,此刻已是悔之晚矣,那皇帝心狠与否,于足下而言,都已经无妨了。”
庾高能听出褚岁话里的暗讽之意。
对方说得没错,横平县这边的人如今已经是叛贼,若是最后胜利的是建平的小皇帝,此地自典无恶以下,大多都得被砍掉脑袋,其中像庾高之类的要紧人物,除了自己身死之外,依照国家法度,全族都会被弃市,确实不用太把温晏然的性格放在心上。
庾高笑:“褚君觉得在下是在为自己担心么?”微微摇头,“足下如今滞留于东地,迟迟不归,依照小皇帝的性格,多半已经对褚君的族人生了狠毒之心了。”
褚岁养气功夫固然不差,但听到这句话时,面色也不禁变了一变。 ↑返回顶部↑
甘维点头:“正该如此,否则到时候又哪来的力气耕种?”
匡韶得到上官的允准后,向前拜了一拜,其实她倒不止是为了这个,只是既然要种地,官屯总得发放种子,若是不让官隶们吃饱饭,届时那些种子只怕根本无法种入田里。
*
横平县中。
典无恶正在与身边幕僚议事。
他们得到消息,说是建平那边派人往东地送了十万石粮草,其实这也没什么稀奇,只是负责这件事情的人选有些值得在意——那人居然是褚氏的褚馥。
典无恶以前好歹也在泉陵侯幕下待过一段时间,对褚馥有些了解,此人对温谨明忠心耿耿,当真是愿意为之生死,虽然因为家族延续没有选择殉死,但一直不曾出仕,这时候又为何会突然跑来东地?
经过幕僚们认真激烈但不符合事实的讨论,目前主要的猜测有两个,其一是褚氏一族已经受到天子怀疑,所以褚馥必须出仕,来证明自己的忠心,其次则是褚馥已经相信褚岁投效了东部,如今也希望能投入到这个阵营当中。
庾高建议:“既然褚岁本人在此,不妨由在下去试探试探,看看褚馥对泉陵侯的忠心有多少。”
倘若连褚岁都觉得她那位叔父是个一旦选定了侍奉的君主便终身不肯动摇的人,那对方此次前来东部的目的,就值得他们细细商榷。
典无恶同意庾高的意见,他们连续作战不利,若是能得到褚馥作为内应,岂不是有机会重占上风?
第116章
被软禁起来的褚岁十分无聊。
典无恶这边想要招揽褚岁为己用,平时不会缺她吃穿,但也就是如此了,对于一个标准的大周士人,除了衣食外,自然存在着一定的精神追求,然而此地根本没有可供她抒发心臆的书籍跟纸张,不过就算有,褚岁也无法放心使用,她担忧典无恶等人会用自己的字迹文章,去欺瞒朝廷。
一念至此,褚岁又在心中自嘲,当初被强请过来的时候,她身边那些文稿便落在了庾高等人手里,若是要用这些东西哄骗世人,这会子恐怕早已使用过了。
褚岁正在发呆的时候,忽然看见外面有一点灯火正在靠近。
有资格前来软禁褚岁之地的人不多,门被推开后,走进来的果然是庾高,他向褚岁拱了拱手,客气问候:“褚君在此住得如何?”
褚岁扯出一抹冷笑:“庾君过来,便是询问此事么?”
庾高笑了笑,双手笼在袖中,一派闲谈姿态:“足下昔日也曾出入建平,可知如今那位天子的秉性?”
“……”
不是懒得搭理也不是故意隐瞒,实在是这个问题的答案,褚岁确实不知道。
作为褚氏嫡脉,褚岁当然在建平待过一段时间,昔日与宗室中人也有些往来,然而那个时候,还是皇九女的温晏然一直没什么存在感,单从往日情景看,对方应该是低调内敛的性格,结果一朝登基之后,又表现得如此锋锐果敢,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庾高:“当今天子心机深沉,继位之前,一直不曾以真面目示人,登基之后,又揽权于一身,有那样一位多疑而心狠的皇帝,对朝中大臣而言,实在不算好事。”
多疑而心狠算是许多人对温晏然的共同评价——褚岁当初离开南地的时候,是在玄阳子死讯传来之后,对方到底是一位很有名气的道人,连温谨明都不曾待他无礼,便是换做厉帝一朝,玄阳子就算无法得到天子信重,也能混点恩赐到手,结果一碰上温晏然,居然直接被斩杀于董侯府邸之内,现在想来,委实有些出人意料。
“庾君已然举事,此刻已是悔之晚矣,那皇帝心狠与否,于足下而言,都已经无妨了。”
庾高能听出褚岁话里的暗讽之意。
对方说得没错,横平县这边的人如今已经是叛贼,若是最后胜利的是建平的小皇帝,此地自典无恶以下,大多都得被砍掉脑袋,其中像庾高之类的要紧人物,除了自己身死之外,依照国家法度,全族都会被弃市,确实不用太把温晏然的性格放在心上。
庾高笑:“褚君觉得在下是在为自己担心么?”微微摇头,“足下如今滞留于东地,迟迟不归,依照小皇帝的性格,多半已经对褚君的族人生了狠毒之心了。”
褚岁养气功夫固然不差,但听到这句话时,面色也不禁变了一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