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续集?(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作为国内最权威,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学杂志,《小说家》月刊在进入新世纪后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
  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将月刊调整为半月刊。
  在2005年。
  其月销量甚至一度逼近200万册,即使是放在世界范围,也足以挺近前三名。
  但是事实就是。
  随着《功夫熊猫》的热销,东江文学杂志社的《东江文学》月刊销量从月均不到30万册直接突破到50万册。
  而正是《功夫熊猫》引发的创作热潮,使得国内大量的新兴文学杂志开始可以刊登和录用一些具备非现实主义和幻想的小说作品。
  这样一来。
  无疑就大量分散了购买力。
  2006年上半年两个季度,也就是截止到6月为止,《小说家》半月刊的月销量已经跌破了150万册。
  年跌幅高达16%。
  与此相对的是,《东江文学》的销售涨幅竟然高达65%。
  “这个情况必然要得到改善,否则销量还要下降。”
  在会议室里。
  小说家集团的高层直接发了一通脾气。
  这种数据不断压缩带来的强烈冲击无疑让整个高层的神经变得极为敏感。
  现在《东江文学》蒸蒸日上,《小说家》看似风光,但是如果任由情况这么恶化下去,迟早要被对方反超。
  这已经不光是几个人的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小说家》如果就这么倒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
  东江文学前一段时间已经对杂志社进行了改组,成立了东江文化集团,下设东江文学出版社、《东江文学》杂志、中学生作文报以及东江新闻四个板块。
  其中东江文学出版社虽然只是刚刚成立,但是毫无疑问,得益于小白的两部作品,它极有可能成为2006年出版量最大的出版社。
  《东江文学》就更是如此。
  国内大量新锐作家都愿意将稿子投稿到《东江文学》而非《小说家》,这就是一种挑战。
  不仅仅是小说家。
  目前国内的其他杂志社和出版社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王副总,不是我们不用心,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现在那些年轻作者首选都是东江那边,没有好作品,我们怎么拉高数据。”
  嘭!
  王高猛地站起来。
  “没有好作品就要去发掘,要是这种问题都要来问我,我要你们来干什么?”
  “但是小白的影响力我们—我们怎么可能比得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