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第14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即便是如范家这般发迹不久,还没能养出多少家生子的人家,也都宁愿让经验老到的船员带着可信之人当学徒,而非选择雇佣来的人手。
  赵仟的回信,伴着炎炎夏日的暑气一同到来。
  得了准信,秦以宁也清点好了人手,立时便要出发南下。
  就在秦以宁出发的第二日,城外的庄子上也传来了喜讯。
  玻璃的烧制有眉目了。
  先前也并非没有烧出玻璃。
  只是那玻璃虽晶莹剔透,可以算作是上佳的观赏玩物,却因为质地太脆,除了叫人放在那儿赏玩之外,没能有半点儿旁的用途。
  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同琉璃的特性一般无二。
  但到底也是成功烧出了剔透的玻璃不是?
  这按烧琉璃的法子来烧玻璃,烧出的玻璃便如琉璃般易碎。
  可按烧瓷的法子来烧玻璃,其色又过于浑浊不堪。
  于是庄子上的匠人们,便开始尝试着将二者结合,一点一点地改进。
  终于,在盛夏来临时,匠人们拿出了几块面积不大,晶莹剔透,但又不至于一触即碎的玻璃。
  穆空青在得到消息之后,顾不得他第二日还要当值,当晚便赶着城门关闭前去了庄子上。
  这块玻璃并不如前世一般是纯粹的透明。
  兴许是制造工艺的问题,这玻璃上泛着一股淡淡的绿意。
  并不浓重,也不影响其透光性。
  穆空青上手感受了一下硬度。
  这块玻璃不大,也挺厚实。
  穆空青双手握着玻璃两边,略微用力。
  是完好的。
  这个硬度,已经非常接近后世的玻璃了!
  但若是要装配在船上,这样的硬度肯定是不够的。
  穆空青又将两块玻璃叠在了一起,凑到了烛火前。
  虽然厚度骤增,但透光性依旧不差。
  考虑到日光和烛光的差距,以及海面温度的问题,穆空青觉得,这个程度的玻璃已经够用了。
  这一套海水蒸馏装置安装完成之后,完全不需要耗费任何人力,就可以不间断地收集海面雾气、清晨露水等凝出的淡水。
  主要就在一个积少成多。
  所以,比起通透性更好,收集速度更快来,结实耐用才应当是首要考虑的部分。
  穆空青思忖片刻,单独取出了一块玻璃,对那琉璃匠人道:“若是要你将这块玻璃打磨成两个圆片,你可能做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