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第13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后接过奏章便看。
  永兴帝被他这谨慎模样逗乐,偏过头对谢青云道:“你二人还当真都是杨文正教出的弟子,行事上少说能有八分相似。”
  谢青云低头闷笑:“身为臣子, 自当本分守礼。”
  而引起这二人话头的穆空青,此刻却已被那奏章上的内容引去了心神。
  若非穆空青今日初初入值点卯,只怕此刻就要疑心,自己是否曾给永兴帝上过奏章,而如今却不记得了。
  这份奏章中所言之物,几乎同穆空青心中所想一般无二。
  不,还是有差别的。
  准确地说,应当是同穆空青三月前的策论一般无二。
  除却对于未来形势的预估上显得保守乐观外,余者皆与穆空青所思所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穆空青的目光落在了署名处。
  那里赫然写着谢青云三个字。
  穆空青看完奏章,恭敬地将其递还回去。
  谢青云见状看向永兴帝。
  永兴帝对他点了点头。
  谢青云开口道:“此事须得从两年前说起。”
  大炎并未设立海禁,也并非对海外番邦一无所知,这些年来,也没少有番邦船只抵达大炎。
  只是先前都是小打小闹,几条船队,几只海船的事,哪里值得拥有这片广袤土地的永兴帝去费神?
  直到两年前,南海口岸来了一支规模远超以往的庞大船队。
  因其船只巨大,船上人数众多,且装载有火/炮,当地官员不敢随意允其停靠,最终惊动了大炎南海水师。
  直至双方交火数次,对方发觉确实不敌,这才放弃停靠,被水师驱逐出港口。
  那一次的交火过程被摆上了永兴帝的案头。
  永兴帝也第一次对海外那些番邦小国,有了一个正眼。
  开了这个头,后头再有关于海外番邦的奏章,永兴帝也就稍留心了些。
  这一留心就发觉到,近五年来抵达大炎的番邦船只数量,较之往年已经翻上了十数倍。
  再一查问,那些番邦货物的交易数额,也早在不知不觉间变得相当客观了。
  穆空青听着谢青云的讲述,脑海中已经自觉地将他话中未尽之意补充完全。
  在发觉这点时,永兴帝除却立即启征商税之外,也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当年与大炎水师发生冲突的船队。
  他到底是个帝王,而非商人。
  比起番邦诸国通过海贸得了多少金银,他更在意两年前的那场交火。
  区区一小国商队,便能有与大炎水师交火的实力,那么他们的朝廷军/队,实力又到了哪一步了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