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长姐,反向带娃[六零] 第202节(3 / 4)
唐局长愕然,随后若有所思,倾耳道:“你继续说!”
宋禾看他这副模样,就晓得他有了兴趣,而且还能接受自己的提议。
于是,她干脆大胆一点儿,直接道:“我说的教育帮扶不仅仅是送些书本给莲花乡这种地方,更得设立几个名额,接纳那里的学生来咱们这儿上学。比如说咱们的幼师学校,可以适当性对她们放低一点要求,更得承包了这些人的生活费。”
唐局长听了久久未说话,瞪着眼看着桌上报纸,心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大约几分钟过去了,他突然喃喃道:“对点帮扶,是个好办法啊。”
*
一个月后。
不晓得唐局长是怎么操作的,他们平和县幼师学校突然加了二十个名额,其中十个给莲花乡,另外十个给同样贫困的江水乡。
这事儿还上了报纸,源阳日报上重点报道了平和县的这个政策,并且加以鼓励。
除了名额外,更送了许多书本、铅笔本子给莲花乡和江水乡的学校。
县里大约是被教育帮扶的想法给点通了,在不久之后,还提出一个经济帮扶。
不但派人去其他贫困县进行友好交流,还让这些县的人来平和县学习他们这里的发展模式。
这段时间平和县很热闹,是上报纸的那种热闹。
百姓们都对平和县上报纸的频率感到麻木了,前三次还很惊喜,后边几次就再没什么触动。
但平时聊天说话时,还是会骄傲提起这件事儿。
时间快进到八月底,宋禾没有参与这份热闹,而是在家中帮小妹收拾行李。
小妹昨儿终于从兴隆县回来了,再过几天,她就得开学了。
第128章 金旮沓地儿
小妹在离家的时候, 还伤心得流眼泪。
刚到兴隆县的那几天,每到深夜之时, 总是能想到家里,想到姐姐和大娃米宝。
因为这个,她每天晚上枕头巾都是湿的。
可渐渐适应了兴隆县的生活后,她就开始乐不思蜀,前两天还舍不得跟着小杜回来!
小妹这会儿坐在竹椅上,看着头顶的柿子树叶,眼中还有点怀念。
宋禾把一个大竹席铺在地上, 正在太阳底下缝被套。
这次做的被子是一米五乘两米的, 把六斤棉花全部用光,冬天想必也不会被冻着。
棉被很大,被套自然也要缝得大些。
宋禾把小妹拉起来,将针线放她手上:“去缝吧, 自己的事儿自己做,不知道怎么缝, 就跟着米宝的样去缝。”
小妹哼哼唧唧的:“太阳底下好热, 我脸已经这么黑了, 要是更黑咋办?”
宋禾把她赶走,自己坐在了竹椅上。
她擦擦汗, 拿起蒲扇不停扇动:“你都这样了, 再黑还能黑到哪里去?而且就这么短短几天, 不晒太阳你还能白回来不成?” ↑返回顶部↑
宋禾看他这副模样,就晓得他有了兴趣,而且还能接受自己的提议。
于是,她干脆大胆一点儿,直接道:“我说的教育帮扶不仅仅是送些书本给莲花乡这种地方,更得设立几个名额,接纳那里的学生来咱们这儿上学。比如说咱们的幼师学校,可以适当性对她们放低一点要求,更得承包了这些人的生活费。”
唐局长听了久久未说话,瞪着眼看着桌上报纸,心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大约几分钟过去了,他突然喃喃道:“对点帮扶,是个好办法啊。”
*
一个月后。
不晓得唐局长是怎么操作的,他们平和县幼师学校突然加了二十个名额,其中十个给莲花乡,另外十个给同样贫困的江水乡。
这事儿还上了报纸,源阳日报上重点报道了平和县的这个政策,并且加以鼓励。
除了名额外,更送了许多书本、铅笔本子给莲花乡和江水乡的学校。
县里大约是被教育帮扶的想法给点通了,在不久之后,还提出一个经济帮扶。
不但派人去其他贫困县进行友好交流,还让这些县的人来平和县学习他们这里的发展模式。
这段时间平和县很热闹,是上报纸的那种热闹。
百姓们都对平和县上报纸的频率感到麻木了,前三次还很惊喜,后边几次就再没什么触动。
但平时聊天说话时,还是会骄傲提起这件事儿。
时间快进到八月底,宋禾没有参与这份热闹,而是在家中帮小妹收拾行李。
小妹昨儿终于从兴隆县回来了,再过几天,她就得开学了。
第128章 金旮沓地儿
小妹在离家的时候, 还伤心得流眼泪。
刚到兴隆县的那几天,每到深夜之时, 总是能想到家里,想到姐姐和大娃米宝。
因为这个,她每天晚上枕头巾都是湿的。
可渐渐适应了兴隆县的生活后,她就开始乐不思蜀,前两天还舍不得跟着小杜回来!
小妹这会儿坐在竹椅上,看着头顶的柿子树叶,眼中还有点怀念。
宋禾把一个大竹席铺在地上, 正在太阳底下缝被套。
这次做的被子是一米五乘两米的, 把六斤棉花全部用光,冬天想必也不会被冻着。
棉被很大,被套自然也要缝得大些。
宋禾把小妹拉起来,将针线放她手上:“去缝吧, 自己的事儿自己做,不知道怎么缝, 就跟着米宝的样去缝。”
小妹哼哼唧唧的:“太阳底下好热, 我脸已经这么黑了, 要是更黑咋办?”
宋禾把她赶走,自己坐在了竹椅上。
她擦擦汗, 拿起蒲扇不停扇动:“你都这样了, 再黑还能黑到哪里去?而且就这么短短几天, 不晒太阳你还能白回来不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