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5)(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首歌叫《强说愁》,写于八年前的冬天。对于现在这个时间线来说的八年前。
  在写下这首歌的三天前,赵隐说下周有个节目希望江远参加。江远准备了两天,却在那天晚上接到通知,说节目组觉得于承更合适,临时决定换人,以后有机会再找江远。
  那时候江远已经没几个正经舞台了,商演都不愿意找他,也就一些小型的Live House愿意请他去。
  他写旋律一向快,在键盘前敲一会儿就定下来了。写词倒是一如往常地卡了很长时间,他心情不好,很烦躁,说好的事儿又反悔,他看不起这样的人,可也不能全怪人节目组,谁叫自己名声不好?
  什么情况下的失落最难受?差一步就能得到的失落。江远叼着烟,惆怅在纸上写下他此刻心情:愁。
  心想:歌名就这字儿了吧。
  磨完歌词从头看一遍,又觉得自己太矫情,为这么点儿事儿写一首叫《愁》的歌又不是头一回被退货,太矫情了,他受不了。
  当时就想把这首歌压箱底,可又有点儿不舍,可能是情绪到位,这首歌写得很顺。
  深夜里,他坐在转椅上摇来摇去,不时地扒拉一下吉他弦,敲几下琴键最后在大雪以不那么温柔的方式覆盖了整座城市后,他在愁的前面填了两个字,变成了现在的名字:强说愁。
  不久之后于承找他有事儿,无意间听到《强说愁》的demo,就问江远:远哥新歌?什么时候写的?好听。找赵哥好好录一下,我觉得能火。
  那会儿江远还觉得自己这首歌矫情,特别是在那样一个创作背景,抒发因活动被同门师弟顶替的愁绪,便搪塞道:不是我写的,一朋友发给我的,让我提提意见。
  于承看着江远,当时没说什么。没几天,江远接到赵隐电话,说想听那个demo,愿意出钱买,价格好商量。
  江远不打算卖,嗯嗯啊啊地应付赵隐,心说过两天再给赵隐回一电话,就说朋友不想买,就完事儿了。
  然而事情就喜欢赶在一块儿找上门,江远一个朋友找他借钱,老母亲病重,急等钱治病。
  江远没钱,上次接通告什么时候他都不记得了,靠帮人混音做后期赚点儿小钱维持生活,没有大钱。至少朋友老母亲的手术费他拿不出来,给朋友银行转账五千块钱,说救急,不用还。再多就没有了,问问别人。
  没两天朋友又求回到他头上,说急等着要钱,再没有钱,他妈就出不了医院了。
  江远心想他手里真没有马上就能拿出来用的现钱,有房子,可他总不至于为了朋友母亲治病卖房子吧而且卖房子也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办完手续拿到钱啊。
  目光一扫,看见还没来得及压箱底、写着歌词的A4纸被啤酒罐压在吧台上。
  好吧,救人一命也是个不错的归宿。
  《强说愁》卖了个好价钱,随便弄个笔名卖的。也亏了那年代交流沟通不便,找付盛挑个眼生的工作人员冒充他朋友,含含糊糊地遮掩过去了。
  之后于承不冷不淡地发了首新歌,叫《无愁》。发歌那天于承给江远打电话,感谢江远帮忙牵线,这首歌发出来了,想请江远吃饭,谢谢江远帮忙。
  江远将杯里冰啤酒一饮而尽,又点了支烟。把那张写着歌词的A4纸对折再对折,横着撕一次,叠一起再撕一次,扔进垃圾桶。第二天跟着烟头烟灰厨余垃圾一块儿进了垃圾桶。
  这首歌版权在老东家赵隐手里,但刘峥跟赵隐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关系,一是看在江远的情分,刘峥尊敬赵隐;二来是于承,于承是上季《猜你》的点评嘉宾。
  而且还是一首从来都没火过的歌,赵隐答应的很痛快,谁呀,怎么选这歌?怎么不选一首流行的?价格不是问题
  刘峥:保密。
  得。赵隐在电话里无奈一笑,是我忘了。播出了说一声,我也听听,哪路大神想唱这歌,这不坐等着输?
  冷风送来了大雪,是那深夜中最温柔的陪伴。
  阳光驱散了乌云,是那迷茫中最稳妥的向导。
  江远的唱法依旧是多年前流行的味道,唱着唱着,他想起了旧日街头昏黄灯光,那夜铺天盖地的雪,次日清晨穿透云层落入房间的阳光还有后来初见宗源,那个雨后空气咸湿的下午。
  他安静地坐在那唱歌,直到结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