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3)(5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这样的老眼昏花,实在是没法从一根黑漆漆的琴杆,两根银丝,看出什么黑檀木六角筒蟒蛇皮!
  还真是。
  絮姐诧异回应,抬手握住鼠标,拖动了进度条。
  黑漆漆的琴杆,露出了造型独特的琴头,微弯的造型,镂空雕刻着一圈缱绻温柔的花纹,并不显眼,一闪而过。
  她却说得笃定,这是葵纹,用这种雕花做琴头的,只有冯老师的二胡。
  厉劲秋终于看出小女孩二胡和其他二胡不一样的地方了。
  这都能注意到?
  第48章
  也不能怪厉劲秋注意不到。
  二胡琴首葵纹雕刻并不显眼, 画面定格放大之后,仍然很难清晰分辨镂空雕刻的模样。
  钟应不是什么神仙视力,他是凭音色判断的。
  她的二胡, 连弓演奏弦音圆润柔软,颤弓弦声果断,收放干净。高音清脆,低音浑厚,又较其他二胡的声音粗犷, 所以应当是极好的蟒皮蒙成。
  钟应认真的说, 蟒皮、黑檀、六角, 已经很接近柏老师的二胡了。
  这么专业的判断方式, 厉劲秋就算是专家都自愧不如。
  他还没开口赞美, 就见钟应犹豫补充:但是
  钟应捧着脸颊,皱眉盯着那把漆黑二胡,说道:这是录像传出来的声音,很依赖设备的转录以及音响播放的音质。我有可能听错, 或者收音设备没有录入杂音。
  一场非专业录像的录制,着实会受到无数影响。
  钟应哪怕是个金耳朵, 都不敢贸然的作出定论说:对, 没错,她的二胡就是如此的优质,不会在演奏中出现丝毫干扰音。
  所以,他每次辨别遗音雅社的乐器, 非常苦恼。
  苦恼于高清设备,不够高清。
  苦恼于仿制、新制的乐器, 越发的喜欢做旧, 不上手根本辨别不出真实年份来。
  钟应重播小女孩的《猛虎行》, 铿锵恢弘的曲调,随之回荡琴行。
  屏幕里,二胡的琴首晃晃悠悠,像一个人伴着音乐点头附和,给小女孩打着节拍。
  絮姐沉默片刻,说道:就算你听错了,我也不会看错。
  她自信满满,挑起视线,指着模糊不清的镂空雕花,这样的形状,没有乐器厂出过模具,而且那些手工制作二胡的大师,我都有联系。他们说葵纹向火,二胡属木,木生火,又加上冯老师的二胡被火烧毁过,他们都迷信,觉得不吉利,所以绝对不会选这种雕刻。
  钟应和厉劲秋唰地一下,看向絮姐。
  这么五行相生相克的专业理论,符合中国传统乐器制作原理。
  但是,絮姐连国内二胡制作大师的想法都能说得一清二楚,实在是令人震惊。
  厉劲秋的震惊写在脸上,仅次于当初絮姐说自己是冯元庆学生群群主。
  而钟应就没他那么委婉了,错愕出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