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1)(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方兰笑意泛上眉梢,是辉声教得好,师公也教得好。
  不过是一两句话间,就像寒冰消融,如沐春风。
  钟应坐在礼堂椅子上,稍稍拉开弓弦,就能再奏一曲春秋。
  冯元庆的曲子,总是最好的。
  贺缘声听着春风化雨,听着硕果累累,心中的感慨随着钟应的每一寸弦音飘散于空旷的礼堂。
  他想起小女孩的话。
  奏响乐曲的弓、银银发光的弦,都在替冯元庆看着这繁华世界。
  那确实应该多奏一些无忧无虑的快乐,让师父安详平静的见到万紫千红的春天。
  钟应的二胡弦乐悠扬萦绕在贺缘声耳畔。
  一曲奏毕,他露出久违笑容,夸奖道:确实深得师父的真传。
  固执的老先生变得温柔,钟应也松了口气。
  他抱着那把方兰的二胡,凝视着老人,说道:可我的二胡再好,也不是冯先生和柏老师期待听到的乐曲。
  他这一句话,让礼堂重回沉默。
  那一刻,钟应、樊成云、方兰的三双眼睛,都全神贯注的看向这位眼眶通红的老人。
  贺缘声没有说话。
  最终,仍是钟应低声细语,说出了他不肯开口的心声。
  冯先生和柏老师一直想听到的乐曲,是编钟奏响的乐曲。只可惜,威纳德教授复制的战国编钟,只有二十二件。如果能有三十六件套的编钟,演奏的乐曲必然会更加的悦耳动听。
  威纳德知道他们对编钟的争执,他闻言,立刻煽风点火。
  怎么没有?威纳德说得大声又肯定,利瑞克学院马上就能收到一套唐朝的三十六件编钟!你想什么时候敲响它都可以!我允许了!
  贺缘声作为主张捐赠的罪魁祸首,抬手拍了拍心知肚明的老朋友。
  那钟还没捐给你们呢。
  他叹息着说道:它是从中国而来,流落在美国的三十六件套编钟。
  就该回到中国去。
  华人互助会依然安静清幽。
  钟应跟随着贺缘声走进了大楼里安保严密的保管室。
  防盗的大门打开,灯光明亮。
  那套摆放在保管室近八十年的唐代编钟,依然保持着最初的模样。
  赤红的木架,青铜色钟体。
  它沉沉的矗立在那里,仿佛能够无风自响,发出一千多年前恢宏悠远的声音。
  贺缘声坐在它对面的椅子上,已经像这样看了它许多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