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4)(1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同行者表示认可,我以为中国人只会哀怨忧愁的乐曲,想不到《同舟共济》,竟然完全超越了我想听到的哀悼。
  凝视星空、同舟共济,少了任何一首,都不算得完整的纪念。
  这场比试请来的专业乐评人,在震撼的《同舟共济》演绎之下,不敢随便贸然点评。
  但在场的所有人,几乎立刻同意了厉劲秋的观点
  让他们一起演奏,才是对死难者的尊重。
  然而,音乐厅现场达成一致,唯独关键人物不发一语。
  评委不得不转身看向一侧的富商,大声提醒道:弗利斯先生?先生?
  弗利斯皱着眉,微眯着眼,也掩盖不了他的赤红眼眶。
  他抬手轻轻覆盖眼睑,抱怨一般出声,我听得音乐,我也听得懂德语。
  大家发出善意的笑声,等着这位犹太商人恢复情绪。
  好在弗利斯没有耽误多长时间,他长长呼出一口气,站了起来,直视舞台。
  艺术乐团和维也纳之春,都是我欣赏的音乐团队。
  他的语气真诚,失去了惯有的漫不经心,我希望纪念音乐会,能够由你们一起合奏《凝视星空》《同舟共济》,为我的祖父,为集中营的死难者,也为这个世界遭遇过苦难的所有民族,发出属于我们的声音。
  弗利斯的眼睛,盯着年轻的钟应。
  他彻彻底底的感受到了琵琶里的深意,平静、热烈、充满希望的乐思,刺激着他的眼眶,让他克制不住泪水。
  这么一把遥远东方的奇妙乐器,在奇妙的中国人手里,带给他前所未有的感悟。
  仿佛逝去的祖父,在他耳畔讲述过去的故事。
  讲述那些苦难的囚徒,如何渴望着活到第二年的春天。
  他在陌生琵琶响动里,竟然产生了一种幻想
  幻想着回到1944年,或者回到更早的时候,用金钱收买纳粹,救出他可怜的祖父和素不相识的逝者,带他们逃往初春的维也纳。
  如此新鲜又深刻的幻想,是钟应带来的。
  弗利斯仰头看向舞台,说道:钟先生,你确实是一位天才,远远超过了我狭隘的想象,你做的曲子非常美,是我从没听过的天籁之音,而你的琵琶
  他勾起浅淡笑意,独一无二,举世无双。
  富商的赞叹,立刻决定了最终的结果。
  音乐协会的评委们互相探看,都能见到朋友表情中的庆幸与意犹未尽的赞美。
  他们低声和团长们贺喜,又靠近樊成云,仔细打听他那位天才徒弟的事迹。
  弗利斯幽幽叹息,红着眼眶看向身边的厉劲秋,承认了作曲家的狠辣。
  你说得对,钟应是天才,维也纳之春的钢琴不行。
  他皱着眉,话语里尽是对连君安的嫌弃。
  一个钢琴家的演奏,竟然比不过一把琵琶带给我的震撼。我实在、实在是无法认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