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39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员工宿舍一共有十二间,这是让一百多位医疗队的医生们能够有个休息场所的唯一方案。
  “现在情况比较特殊,不过卫健委的工作人员已经在着手处理了。”找了一个目前还没有人的休息室,柳平川摘下了自己的口罩,然后挠了挠紧紧贴在自己头皮上的花白的头发。
  “能再找几个房间?至少得让每个人都有一张固定的床位吧?”孙立恩也摘掉了口罩,他贪婪的呼吸了几口顺畅的如同融化的奶油一般的空气,然后把口罩向外对折,随后将对折了的口罩塞进了黄色的医疗废物垃圾袋里。
  “比那个更好。”柳平川露出了一副有些期待的笑容,“卫健委的人昨天跟我说,他们已经联系到了一家目前暂停运营的公寓式酒店。我们接下来每个人都能有一间六十平米以上大小,而且还是小跃层的房间可以住我听说房间里还能做饭呢。”
  “这我可真没想到。”孙立恩有些惊讶,不过惊讶的内容却和柳平川以为的不大一样,“柳院长你每天下班回去之后,还有心情做饭?”
  “你要是把托珠单抗的事儿说明白了,我做饭的心情可能会更多一些。”柳平川拉出一张堆满了衣服的椅子,然后把这一大摞衣服挪到了旁边的床上,“我已经听说了,你们搞的托珠单抗三联治疗效果很不错。十几名重症患者转到了钱红军的病区,这是个很好的消息。”
  “确实是个好消息。”孙立恩点了点头,“钱红军的病区刚开始工作,就能接到一批即将康复的病人,这对他们也是个好消息。”
  “我也希望这种好事儿发生在我这里。”柳平川看了一眼孙立恩,然后说道,“我知道你们这个治疗组目前正在……咳咳,搞试验性治疗。我也明白你们不可能把这种试验性治疗直接推广到所有医疗组去。”他看着孙立恩,然后用一种谈论天气似的口吻说道,“不过我还是很好奇这种疗法的具体过程,你能跟我讲讲么?”
  d+6 day(9)
  要向一个外行人解释托珠单抗、crrt和丙球蛋白的三联治疗方案是很困难的事情。但好在现在对面坐着的是柳平川。
  一名优秀的神外医生,在内科以及免疫相关治疗方案上的理解能力总是要比什么都不会的普通人强。
  孙立恩非常清楚,柳平川这么问的目的就是打算用在鹤安医院收治的重症危重症患者用这样的疗法,搞不好还打算先上车再补票,要不然他也不至于把一个医生之间再正常不过的学术交流,搞的像是谜语人出题一样麻烦。
  “反正这种治疗方案本身没有什么太特殊的地方。究其根本,就是把以前咱们常用的激素治疗改成了更加有效且更加有针对性的il-6受体抑制剂而已。”孙立恩用了半个小时,仔仔细细的向柳平川解释了一遍这个三联疗法的各种细节和注意事项,最后总结道,“它本身并不是抗病毒的特效药,它也不能帮助已经出现了严重炎症风暴、同时有全身多器官损伤的患者奇迹般的好起来。说白了,这就是一种新的免疫抑制方案而已。”
  “你之前已经说过好几次了。”柳平川点了点头,作为全国目前唯一一个正在应用这一三联疗法,并且还取得了一定成效的治疗组主管医生,孙立恩的经验值得他高度重视,“这个治疗方案风险挺小的。”
  “如果是作为免疫抑制方案,最多就算是个超范围用药。”孙立恩对这个判断非常认可,“但一方面搞免疫抑制,一方面又上丙球蛋白,这个治疗方案就有点前后矛盾的意思。当初我们提出这个方案之后要有上级部门审核,主要也是因为这个。”
  crrt是目前治疗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应用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身上,则还可以向医生们提供一个高效调节患者体内水代谢和负载的渠道。而丙球蛋白则能加强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在患者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情况下,这样的治疗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体内产生igg抗体的时间。这两个手段其实都没有问题,在实际治疗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也经常被医生们使用。但把托珠单抗用进来……这就超过了“超范围用药”的范畴。
  由于国家明确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费用全部由医保和政府财政拨款负担,孙立恩才敢于“大开脑洞”,用这种昂贵的单抗药物治疗患者的免疫风暴——以往的免疫风暴患者大部分并不需要这么精确的抑制方案,因此这样的治疗方案实在是没有先例可以参照。
  所以,这样的治疗方案想要推广开,就必须确定这样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而言收益大于潜在风险才行。
  “柳院长,我觉着这样吧……”孙立恩想了又想,觉得还是要跟柳平川提个醒,“我等会就给上级再交一份申请,把鹤安医院的重症医学科也纳入到这次实验性治疗组里来。”他看着柳平川认真道,“我明白您的想法,但这样的治疗方案应用必须要过相关的伦理审核和法规审核才行。扩大我的实验组规模,这个速度应该要比您重新去申请的速度更快些。”
  “这个话也只有你说出来了我才好接。”柳平川一脸欣慰的看着孙立恩说道,“要是你不提这一茬,我还不好直接跟你提这个事儿呢。”
  看着面前这位被第四中心医院上下公认为“就会搞科研和教学”的副院长,孙立恩第一次觉得,这头老狐狸恐怕藏的比其他人都深的多。
  ·
  ·
  ·
  等孙立恩回到酒店,时间已经是晚上七点了。他今天一天就吃了两个自带包装的小面包,如今感觉自己的肚子已经饿到麻木的地步了——不是饿过劲了完全不饿,而是腹内持续保持着饥饿状态,而且这个状态还一直没有消失过。
  又累又饿,这就是孙立恩回到酒店驻地的唯一感受。这种疲劳还和刚刚拿到状态栏的那一周不太一样。那个时候的疲劳主要是睡眠不足导致的身体疲倦,但这一次的疲劳不光有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柳平川是一只隐藏的很好的老狐狸。这是让孙立恩尤其欣慰的一点——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儿。要是柳平川和现在自己组里的那位ecmo主任江言明医生一样是个石头脑筋,那要沟通起来简直就比打架还要费劲些。
  要是柳院长和江副主任是一个性格,孙立恩觉得自己大概就得直接躺在鹤安医院里了。
  回到酒店之后,孙立恩拖着极其疲惫的双腿,晃晃悠悠走到了餐厅里准备吃饭。他现在急需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来补充能量。现在这个天气下,要是能来上一碗宁远的鸡汤捞饭,那他简直就能幸福的哭出声来。
  鸡汤捞饭是个在宁远有着悠久历史的小吃。听名字就能大概猜到这种吃食的主要组成内容——鸡汤和米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