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百家之说(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就是这次两人论道的问题?
  在张尧抛出这个问题之后,在场围观的很多修者,都觉得有些诡异。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个问题根本就不算是个问题。倒是一些学宫夫子,这一刻露出了沉思之色。
  “众缘所生法,即是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吉藏和尚缓缓道:“世间之事,自有缘法,一切恶果皆起自恶因。若想从根本上化解这一劫,需从根源去解。正所谓天下皆空,一切有色相皆为虚妄,世间仇怨,大抵是因此而起。若此人父母先种恶因,则身死则为果,亦为其子仇怨之因。欲了解此怨,首先需得放下……”
  随着吉藏和尚娓娓道来,在场大多数围观修者,皆是露出了叹服之色。
  以理服人,而非以力服人。
  这是很多顶尖禅修,真正强大的地方。说出的道理,能够让人心悦诚服,让很多人从根本上觉得禅修才是真正的大道,转而皈依。
  这亦是当年绝大多数修炼界,都禁绝禅修在自家地盘上开建寺庙的原因。
  当吉藏和尚陈论之时,场上隐隐有梵音响起,更有莲花虚影浮现而出,宛若此理已经说动了天地,让天地都点头认可了一般。
  等到吉藏和尚借此问讲经完毕之后,在场大多数人,早已生出了要皈依佛门,改修禅修的念头。这种念头,或许连他们自己都不曾意识到到底意味着什么,但在这一刻,确实出现了。
  吉藏和尚的讲道,已经从根本上影响了大多数人的道心。有少数修为高绝之辈,或许可以挣脱出来,怀疑自己为何会有这样的念头。但大多数人,却是连这样的意识都没有。
  “吉藏师傅所言,在我看来,却是谬论!”
  然而,就在吉藏和尚刚刚说完之后,在他面前的张尧,却没有任何动摇,反倒是毅然开口,驳斥吉藏和尚的说辞。
  在张尧开口的一瞬间,天地间隐约浮现的梵音禅唱,尽皆消失。而那些莲花虚影,则同样消失不见。
  “吉藏师傅所言,或许符合天理,却不合人心。若是父母身死贼人之手,为人子女却不报仇,可为人子?在我看来,世间之事皆由心动,故人之所需方是根本!若为了一个放下,难道我们前线就可以不杀妖族了吗?若是为了因果二字,就不去报父母之仇,任由贼人逍遥,这难道就是禅修的道理?”
  “若真为人子,最该做的,就是拼尽一切代价,保护住自己的父母,不让父母深涉险境,为贼人所害,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若是真的事有不可,则应该放弃一切安逸,窝则枕草抱剑,动则万里寻兄,拼了这条性命,也要和贼人不死不休,报了这父母之仇才行!”
  “……”
  这场论道,双方的修为差距,虽然大的离谱。但当双方真的开始辩论道理之后,大家却发现,吉藏和尚虽然占据了上风,却无论如何都没法真的驳倒张尧。
  张尧的道理,同样深得人心,不时引来众人的喝彩。
  在两人紧张辩论的时候,周围观战的人群当中,有一对男女,正静静的看着。这对男女的存在,似乎并没有引起周围人的注意,甚至可以说,周围根本就无人发现他的存在。
  整个稷下学宫,如今能隐约感知到这对男女存在的,恐怕就只有那位返虚后期的学宫大祭酒,再加上此刻正在场上论道的吉藏和尚了。
  这对男女,自然便是远游的卫易和曹圻夫妇了。
  “看到了吧!如今这个世道,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而且我猜,以后的世道,可能会更让我们吃惊。”
  “就以这父母之仇为例,禅修讲求放下和原谅。这个张尧所创的儒家学问,则讲求一个以德报德,以怨报怨。若是唐渭来了,多半会求一个法字,以法字为基准。就算这发生了这种事情,为人子女不可报仇,而是应该交由官府来处理,以法令审判,而不以人心计较。”
  “若是杜万里来了,估计只会说自己会尽一切可能,将那父母救活,免于死境。”
  “这些年我虽然久居鱼龙岛上,对于这些思想学问,却始终关注。光是我知道的,便有数百种。”
  “以前的世道,修为高就是对,修为低就是错;手里有权有钱就是对,没权没钱就是错;能活下去就是对,活不下去就是错;谁活的更好更舒服就是对,谁活得难受就是错。”
  “但以后……恐怕不太一样了。”
  “也许,千年万年之后,这些东西,才是后人真正会注意到的。至于我们这些人,或许也会在史书上留下那么一页,但也就是那么一页罢了,翻过去就翻过去了。”
  “但他们,则可能会被后人永远记住。”
  卫易的感慨,曹圻倒也能够理解。这次远游,她也见识到了很多截然不同的变化。这百年来,修真界的变化,恐怕比以往千年甚至数千年还要更大,大到连曹圻都觉得有些不适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