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洋供销社(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唐和陈元两人,也从地里干活回来。
  陈明一家七口人,挤在破旧狭窄的土房里,围坐在桌子四周,开始吃晚饭。
  桌子上,煤油灯散发着昏暗的光芒,映衬在所有人的脸上,一明一暗,闪烁不定。
  大洋村实际上已经是通了电的,但是家里为了省钱,几乎没有用过电,照明依旧靠的是煤油灯,因为煤油灯不费钱。
  煤油灯的形状很滑稽,整体外貌像个柳叶腰大肚子的胖葫芦,灯头像是一只丑陋的蛤蟆张着大嘴。
  在灯头另一边,有一个可以旋转的旋钮,这个旋钮可以让灯芯进出,控制火焰的大小,调整煤油灯的亮度。
  实际上,煤油灯的构造很简单,灯座,灯筒都是玻璃制成的,灯芯基本是棉绳,灯头则是由铜制成的,灯头四周还有许多小爪子,以此让煤油灯放在桌子上更稳定。
  陈明家的煤油灯显得更加简陋,因为这是陈唐自己制作的。
  陈唐将喝光的酒瓶洗干净,然后晾干,灌满煤油,再将铁制的盖子穿孔,把废弃的棉布剪成条状,碾成一根,放入铁盖的孔洞里,点燃后就可以照明了。
  不过自制的煤油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有时候烧着烧着就会突然爆炸,村里有人就被爆炸的煤油灯伤着了。
  但即便如此,村里大多数人,使用的还是自制的简陋煤油灯。
  因为自制的煤油灯不用花钱买,能省就省下了。
  “刚才在路上,碰到了老大,老大说他媳妇快要生了,我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这两天你把母鸡生下来的鸡蛋收集好,就不卖给供销社了,你将鸡蛋给老大媳妇送去,坐月子的时候好补补身子。”
  陈唐端着碗,用筷子将米饭往口里扒拉了几下,然后想起了什么,他抬头看向杨芬,嘱咐道。
  “好嘞。”
  杨芬闻言,点了点头,平时斤斤计较的她,对此没有什么意见。
  在村里,有着一种母鸡下蛋当银行的说法。
  虽然鸡蛋的价格不是很贵,每市斤才七毛钱,但鸡蛋却是农村每个家庭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家庭日常开支使用的针头线脑,油盐酱醋,铅笔作业本,小葱,韭菜等都可以拿鸡蛋来换。
  不仅如此,收集好鸡蛋后,还可以拿到供销社卖钱,有时候供销社的人,甚至会主动上门收购。
  虽然杨芬心中挺可惜最近一段时间,家里少了鸡蛋的收入来源,但是她却不感到心疼。
  媳妇生孩子也是头等的大事,鸡蛋中蕴含着丰富的营养,正好可以给媳妇补补身子,说不定来年还可以再生个大胖小子。
  “小明,你初二也读完了,是准备跟我种地呢,还是跟你大哥去学做木工的手艺?”
  就在这时,陈唐将话题,引到了陈明的身上。
  小学五年,初中两年,陈明今年初二算是毕业了。
  农村的小孩在他这个年纪,早就已经跟着父亲下地,或者出去找活儿干,给家里贴补家用了。
  而陈明家的情况,能将陈明供到初二,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杨芬,陈元,陈清,陈华等人,也都将目光投向了陈明。
  陈明闻言,吃饭的动作一顿,他低着头,没有立即回答陈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