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惬意人生 第11节(3 / 4)
徐青青想起妈妈说说过,外公家祖上是出名的大厨师,可惜的是这些手艺已经失传了,外公没学到什么祖传的手艺,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卤味,这还是外公小时候好吃才记下了他们老张家卤味的独门配方。
那外公可以进城来开一家卤味店啊,许青青脑中灵光一现,现在人们的手中渐渐有钱,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衣食住行渐渐讲究,做卤味生意能不能挣大钱不一定,但养活一家老小肯定没有问题。
门面是现成的,就和米粉店放在一起。原来的米粉店是三间门面,许青青要隔出一间,到底出租或者自用还没想好。剩下的两间不用隔开,一间前面摆卖粉的家什,另外一间只要在门口留一点地方出来,让外公卖卤味就行。后面照样可以放桌椅板凳,让来吃粉的顾客使用。卤味的清洗加工就在店里进行,这店面宽阔进深长,地方完全够用。
回到家里,许青青把自己的想法和妈妈说了。张淑兰没想到女儿还想着拉扯外公外婆家,觉得女儿懂事又贴心。
张淑兰何成不想拉扯娘家一把,问题是自己结婚多年手边也没有什么闲钱,加上婆婆还虎视眈眈的盯着自己,生怕自己娘家拖累了她的宝贝儿子。
对此爹娘兄弟从来没有怨言,也没拖过她的后腿,反而经常送东西给他们一家,想到这里,张淑兰惭愧不已。
结婚这么多年,每年带孩子回家去,爹娘就不曾让他们空手回来过,粮食瓜菜都是选得最好的送,赶场卖菜还要给家里送些辣椒瓜菜来。娘家太穷了,这些已经是他们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
“青青,待会儿我和你舅舅们商量一下。让他们回去劝说外公外婆。先让外公外婆进城来做生意吧,你舅舅们继续在家里种地,万一生意做不下去,还不至于一家老小没饭吃。”张淑兰没做过生意,心里也七上八下的,所以想了个万全的主意。
“放心吧,老妈。外公来卖卤味一定会生意兴隆的。不敢说赚很多钱,但养活一家人,完全不成问题。”
“好孩子,外公外婆没白疼你。”张淑兰十分欣慰。
许秋实回到家里,听到女儿的提议,也举双手赞成,张淑兰得到了丈夫和女儿的支持,安耐不住满心的欢喜去对面的私房和两个弟弟商量大事。
前段时间许秋实和张淑兰悄悄的买下老刘的房子,没几个人知道。这几天张淑兰的兄弟在整修房子,许青青和张淑兰又见天的往那边跑,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县城本来转来转去都是熟人,没多久,学校的老师和老街的住户都知道老刘家的房子被许秋实家买下了,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证办的是许青青的名字。
第20章 买房的钱从哪里来?……
“许春华,你听说没有?老二把老刘家的房子买下了,好大一个院子!”从公安局下班的赵仙娥在回家的路上听到街坊邻居的议论后,心里就像着了火,一进家门就冲到厨房问正在忙乎着弄晚饭的许春华。
“不可能吧,你没听错?”许春华听到弟弟买房后首先是高兴,但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放下正在清洗的白菜反问妻子。
“没错,张淑兰的娘家兄弟这几天都在帮忙刷墙,就是原来在一中对面开粉馆的老刘家的房子。”赵仙娥本来觉得自家条件好,稳稳的压妯娌张淑兰一头,几时都是扬眉吐气的。现在张淑兰家买那么大的房子,她觉得心里不得劲,然后就开始猜测她家的钱哪里来的?
“春华,你说会不会是老太太拿私房钱贴补老二了?”赵仙娥在厨房门口张望两下没见婆婆才小声问丈夫。
“这我怎么知道?”许春华完全遗传了老爷子的老实和畏妻如虎,回话回得特别实在。
“我就知道老太太最宝贝许老二,一出手就是一万多!就你这老实头蠢,也不知道去哄哄老太太。”赵仙娥羡慕嫉妒恨,忍不住埋怨起自己男人。
“是不是我娘给的钱还不一定呢!”许春华慢条斯理的回了一句。
“不是老太太天上会掉金子啊,老二家电视都还是14寸的黑白,还有钱买房子?”赵先娥放下手里的包,边继续念叨边给男人打下手,决定等会吃饭时再探探老太太的底。
赵仙娥吃晚饭时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把许秋实家买了老刘房子的事情告诉了公婆,老太太也很吃惊,“老二哪里来这么多钱?”
“我妈说是婆送的!”赵仙娥的小儿子许青禾偷听到爸妈的议论,赶紧告状。
“仙娥,我看你是糊涂了!”老太太“啪”一下把筷子重重的放在桌上,“你什么时候看到我给老二送钱,我的钱都贴补给你们了,你们心里没有数?”
赵仙娥吓得赶快认错,哄了半天才把老太太哄好。只是心里一直在嘀咕,许秋实家究竟从哪里来的钱买房子?
张淑兰和两个弟弟说了青青的提议,两兄弟都觉得是条好路子,不试试怎么也不甘心,就是有些担心亲家母不高兴,迟疑的问姐姐:“大姐,你婆婆会不会骂你啊?”
“管她什么事!这房子都是青青出钱买的,青青愿意让外公来开店,她也管不着!”张淑兰骄傲的说,女儿有本事当娘的也能挺直腰杆子说话。
兄弟俩互相看了一眼,决定听大姐的话,回去给爹娘做思想工作。
“记住,叫爹娘啥都别带,这里都有现成的。青青说到时叫外公外婆住院里那平房,免得老人要爬楼。”张淑兰再三叮嘱两个弟弟,一定要劝爹娘来看看,她结婚二十多年了,从没接爹娘进城住过,这回终于得偿所愿。
许青青前两天过了一把“土豪”的瘾,花掉了将近四千块钱,算一算自己的小金库,加上前几天朱雪飞打来的第三本书的稿酬2万,自己的存折上还有3万4千块钱。 ↑返回顶部↑
那外公可以进城来开一家卤味店啊,许青青脑中灵光一现,现在人们的手中渐渐有钱,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衣食住行渐渐讲究,做卤味生意能不能挣大钱不一定,但养活一家老小肯定没有问题。
门面是现成的,就和米粉店放在一起。原来的米粉店是三间门面,许青青要隔出一间,到底出租或者自用还没想好。剩下的两间不用隔开,一间前面摆卖粉的家什,另外一间只要在门口留一点地方出来,让外公卖卤味就行。后面照样可以放桌椅板凳,让来吃粉的顾客使用。卤味的清洗加工就在店里进行,这店面宽阔进深长,地方完全够用。
回到家里,许青青把自己的想法和妈妈说了。张淑兰没想到女儿还想着拉扯外公外婆家,觉得女儿懂事又贴心。
张淑兰何成不想拉扯娘家一把,问题是自己结婚多年手边也没有什么闲钱,加上婆婆还虎视眈眈的盯着自己,生怕自己娘家拖累了她的宝贝儿子。
对此爹娘兄弟从来没有怨言,也没拖过她的后腿,反而经常送东西给他们一家,想到这里,张淑兰惭愧不已。
结婚这么多年,每年带孩子回家去,爹娘就不曾让他们空手回来过,粮食瓜菜都是选得最好的送,赶场卖菜还要给家里送些辣椒瓜菜来。娘家太穷了,这些已经是他们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
“青青,待会儿我和你舅舅们商量一下。让他们回去劝说外公外婆。先让外公外婆进城来做生意吧,你舅舅们继续在家里种地,万一生意做不下去,还不至于一家老小没饭吃。”张淑兰没做过生意,心里也七上八下的,所以想了个万全的主意。
“放心吧,老妈。外公来卖卤味一定会生意兴隆的。不敢说赚很多钱,但养活一家人,完全不成问题。”
“好孩子,外公外婆没白疼你。”张淑兰十分欣慰。
许秋实回到家里,听到女儿的提议,也举双手赞成,张淑兰得到了丈夫和女儿的支持,安耐不住满心的欢喜去对面的私房和两个弟弟商量大事。
前段时间许秋实和张淑兰悄悄的买下老刘的房子,没几个人知道。这几天张淑兰的兄弟在整修房子,许青青和张淑兰又见天的往那边跑,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县城本来转来转去都是熟人,没多久,学校的老师和老街的住户都知道老刘家的房子被许秋实家买下了,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证办的是许青青的名字。
第20章 买房的钱从哪里来?……
“许春华,你听说没有?老二把老刘家的房子买下了,好大一个院子!”从公安局下班的赵仙娥在回家的路上听到街坊邻居的议论后,心里就像着了火,一进家门就冲到厨房问正在忙乎着弄晚饭的许春华。
“不可能吧,你没听错?”许春华听到弟弟买房后首先是高兴,但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放下正在清洗的白菜反问妻子。
“没错,张淑兰的娘家兄弟这几天都在帮忙刷墙,就是原来在一中对面开粉馆的老刘家的房子。”赵仙娥本来觉得自家条件好,稳稳的压妯娌张淑兰一头,几时都是扬眉吐气的。现在张淑兰家买那么大的房子,她觉得心里不得劲,然后就开始猜测她家的钱哪里来的?
“春华,你说会不会是老太太拿私房钱贴补老二了?”赵仙娥在厨房门口张望两下没见婆婆才小声问丈夫。
“这我怎么知道?”许春华完全遗传了老爷子的老实和畏妻如虎,回话回得特别实在。
“我就知道老太太最宝贝许老二,一出手就是一万多!就你这老实头蠢,也不知道去哄哄老太太。”赵仙娥羡慕嫉妒恨,忍不住埋怨起自己男人。
“是不是我娘给的钱还不一定呢!”许春华慢条斯理的回了一句。
“不是老太太天上会掉金子啊,老二家电视都还是14寸的黑白,还有钱买房子?”赵先娥放下手里的包,边继续念叨边给男人打下手,决定等会吃饭时再探探老太太的底。
赵仙娥吃晚饭时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把许秋实家买了老刘房子的事情告诉了公婆,老太太也很吃惊,“老二哪里来这么多钱?”
“我妈说是婆送的!”赵仙娥的小儿子许青禾偷听到爸妈的议论,赶紧告状。
“仙娥,我看你是糊涂了!”老太太“啪”一下把筷子重重的放在桌上,“你什么时候看到我给老二送钱,我的钱都贴补给你们了,你们心里没有数?”
赵仙娥吓得赶快认错,哄了半天才把老太太哄好。只是心里一直在嘀咕,许秋实家究竟从哪里来的钱买房子?
张淑兰和两个弟弟说了青青的提议,两兄弟都觉得是条好路子,不试试怎么也不甘心,就是有些担心亲家母不高兴,迟疑的问姐姐:“大姐,你婆婆会不会骂你啊?”
“管她什么事!这房子都是青青出钱买的,青青愿意让外公来开店,她也管不着!”张淑兰骄傲的说,女儿有本事当娘的也能挺直腰杆子说话。
兄弟俩互相看了一眼,决定听大姐的话,回去给爹娘做思想工作。
“记住,叫爹娘啥都别带,这里都有现成的。青青说到时叫外公外婆住院里那平房,免得老人要爬楼。”张淑兰再三叮嘱两个弟弟,一定要劝爹娘来看看,她结婚二十多年了,从没接爹娘进城住过,这回终于得偿所愿。
许青青前两天过了一把“土豪”的瘾,花掉了将近四千块钱,算一算自己的小金库,加上前几天朱雪飞打来的第三本书的稿酬2万,自己的存折上还有3万4千块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