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今儿他媳妇忌日,带媛媛去墓地了。
  曹翰群是陈飞的搭档,住的也近,出现场一般都是陈飞和曹翰群一起过来。俩人从中专起就是同学,又一起进了市局,为人踏实细致,在同事中口碑不错。可惜媳妇没的早,孩子才四岁就撇下父女俩走了,为了闺女他一直没再婚。
  陈飞忽然想起什么,问:哦对了,过些日子来新人,你看是你带还是给老曹带?
  男的女的?
  女的啊,师父不说这回给招一女警么,盛桂兰调走之后咱队就没女警了。陈飞拿胳膊肘一杵他,眉眼间挤出点坏笑,跟师父那争取一下呗,你都打多少年光棍了。
  谁知道赵平生没理他这茬,转头爬下了梯/子。陈飞自讨一没趣,垂眼看韩定江似笑非笑的,不免有些纳闷:老韩,你美什么呢?法医办公室也要招女法医啦。
  没有没有没有。
  韩定江闷头憋笑,心说陈飞啊陈飞,你是神经有多粗才看不出赵某人的心思啊?
  tbc
  作者有话要说:继续~
  感谢支持,求收求包养~
  第三章
  死者的身份很快确认,是艘远洋货轮上的轮机长,名叫张斗金,按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算,殁年四十二岁。船长报的失踪,通过辨认警方提供的衣服鞋子照片认出了死者。
  船是发现尸体前两天凌晨卸的货,和韩定江预估的死亡时间差不多。由于无论是从起重机操作台还是地面都无法看到集装箱顶部,所以一开始没人注意那上面有具尸体实属正常。
  开案情讨论会的时候,赵平生率先提出意见,他把自己画在记录本上的图展示给同事们一艘船,一堆箱子,箱子上躺着个火柴人
  发现尸体的箱子是压在最下面的,那么依照起重机的工作原理,从船上往下卸集装箱的时候,肯定是从最上面的那个开始,也就是说,尸体原本是在最上面的箱子上,等卸到码头上就变成压在最下面的箱子了,自然而然会被后面压上来的集装箱挤成肉饼。
  说着,他把货轮的照片投影到大屏幕上,起身走过去,分别在船中间的控制台和起重吊臂处点了两下:船上只有这两处高于码在甲板上的集装箱,通常来说,轮机长不会往起重吊臂上爬,所以我认为死者大概率是从控制台摔落到集装箱上的。
  那现在就得看死者到底是失足摔落还是被人推下来的陈飞赞同点头,随后往旁边踅摸了一眼,诶?老韩呢?他怎么没来开会?
  罗明哲说:老韩去医院做伤情鉴定了,让咱们先看尸检初检报告。
  我看了,没蛋用啊。陈飞一摊手,都挤成那奏行了,死前伤死后伤根本分不出来,到底怎么死的老韩也没给个定论。
  不怪韩定江给不出准确的死因,尸体跟被磨盘挤过一样,最大块的骨头不超过半个巴掌,意外凶杀不定,现在等着看毒药理有没有发现。
  沉思片刻,罗明哲问:立新,对船上工作人员的询问何时开始?
  被点到名的付立新打开记录本:船上一共有二十七名工作人员,有七人告假上岸,剩下的二十个,除了船长和大副接受过询问,其他都安排在今天下午开始。
  请假上岸那七个让船长联系一下,尽快叫回来,一个都不能落。罗明哲敲敲桌子,将视线投向陈飞,陈飞,死者家属通知了没?
  通知了,不过死者跟老婆离婚了,老爹老妈都奔八十了,就一上高中的儿子,哦,还有个哥哥,他哥哥说这两天买到火车票就赶过来。
  嗯,来了让老韩给取个样,现在不说省厅司法鉴定中心能验dna了么,送过去对比一下,把死者身份凿实了,别出差错。
  知道了。
  陈飞点头应下。自1987年首次将dna鉴定技术应用于刑事案件的侦破,经过十多年的学习和探讨,现如今大部分地方警务系统都有了自己的dna鉴定技术员和仪器,再不用像早些年那样,验个dna还得把样本寄到北京去。一来一去一个多月,耽误功夫不说,还有可能造成dna污染,鉴定结果不一定准确。有些嫌犯的辩护律师光申请dna重新鉴定就能把案子拖上个一年半载的,完全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像这起案子,由于尸体面目全非,死者身份全赖衣物辨认,所以罗明哲要求做亲缘鉴定是有一定必要性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稳妥着点没错。单从细致谨慎这一点上来说,陈飞对师父那是相当佩服。罗明哲从警三十余年,破过的大案奇案写成小说估计五百万字打不住,迄今为止没有一起冤假错案。
  可师父说话就六十五了,返聘了五年该彻底退了,上头有意提拔他做重案大队的队长,然而他总觉着自己不是当一把手的那块料。脾气暴,一言不合当场就炸,得罪起人来一点不含糊。当副队还行,主抓案子,反正应付领导什么的有师父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