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月是故乡明(1)(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舅甥二人久别重逢,立在石柱旁,交流着上海到香港、汕头和青溪的秘密通道。说到后头,吴怀瑾从洋装内口袋掏出了一个色泽青碧的翡翠狮钮印章:“先前缴获来的,刻了妹妹的名字。有机会,替我送给她。”
  吴怀瑾补充道:“只见过一回,却将她吓哭了,心里过意不去。”
  谢骛清接到手里。难得这孩子讨好谁。
  十日后,谢骛清悄然离港。
  他照旧粗布短褂和布裤子,自香港仔离港。这是香港几大港口之一,走帆船和渔船,谢骛清乘的渔船离港前,港口飘着细雨。
  上百艘扬着帆的木船停靠在岸边,他隔着白帆,远望码头。飘扬在风里的异邦国旗,格外刺目。
  ***
  从何二府重新有了烟火气,何未一改过去深入简出的习性,常出入六国饭店和社交场。
  她一回来,北平办事处有了主心骨。
  何未该花钱花钱,该疏通疏通,很快将胡盛秋从牢里赎了出来。但因为有航运和红区私通的传闻,许多先前的骨干都辞职走了,缺能用的人才。
  如今的燃眉之急,是招人,维持航运运行。至于何家的事,稍后再处理。
  这一日。她在书房内,整理好最后一箱资料,扣上金属锁,嘱人贴上封条,送往香港。
  “召家小公子,在门外等着见你呢。”扣青挑起帘子。
  他?
  何未让扣青准备茶点。
  跨入书房门槛的,不止召应升,还有昔日和他一同被何未藏在宫里,避过祸的老同学。两人不知怎地,见到何未仍有羞愧之意,两个大男人迟迟未开口,倒是何未先笑了:“你们是听说航运办事处招人,来帮忙的吗?”
  她见两人眼底的喜色,料想猜对了,于是道:“猜对了最好。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先抓紧熟悉起来。你们两个是有学识的人,容易上手。”
  她挂了电话给办公室,叫胡盛秋来接人。
  “二小姐倒是有人脉在,”胡盛秋见寻了两个好帮手,心下大喜,笑着道,“连招人都如此容易。”
  “这是旧缘,”她道,“不只有我的功劳,还和某位少将军有关。”
  今夜,何家九爷于广德楼包场,为何二小姐庆生。
  其中三个包厢留给何家各房。
  何至臻一人就占了一间。她自跟了东北军的一位高级军官,就如平地踏青云,地位扶摇直上,成了何家各房眼里的贵人。如今东北军退回山海关,常驻北平,虽被国人戳着脊梁骨,却照旧是北平最有权势的一支。
  何未晚到了十分钟,她仍然是一身白丝绒长裙和狐狸围领,进了广德楼。
  京津名伶,尽数捧场,名牌于广德楼外挂满了整面墙。这场面已许久未见。
  戏池子旁,歇息的大小名伶们,接连起身,朝此处来,一见到何未便行了旧礼,先后道:“二小姐。”
  “诸位能今夜赶到广德楼捧场,实属难得,”何未感激道,“稍后泰丰楼,我与诸位把酒言欢,彻夜长谈。”
  其中之一的祝小培对何未展颜一笑,柔声道:“二小姐和九先生能做这个局,让我们为国尽一份薄利,该由我们道谢才是。”
  何未和祝小培相视一笑。两人正说着,门外,有一书生模样的男人匆匆而至。
  祝谦怀亲自拎着行头,在在场军官、达官显贵和名媛小姐们的异样目光里,略有局促地走到何未身前,微颔首,权作招呼。他脚下的皮鞋底是脏的,如今仅是代课教师的他,没资本养一辆轿车或是黄包车,为剩下几角钱,步行而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