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石斛斗升(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放在后世,这就相当于一个县-处级的干部,直接升为高官!
  任谁听了这种事,都会本能的发出一声疑惑:这升官速度,后台是有多硬?
  但刘弘后续的操作,却让这个乍一眼看上去,堪称匪夷所思的任命,显得那么的朴实无华,又水到渠成。
  最开始,秦牧与故卫尉,即将被朝堂以诸侯礼下葬的曲成侯虫达结为姻亲,成功加入了‘朝臣贵勋’的阵营。
  此举,顿时让朝堂对秦牧这个‘新贵’的抵触散去大半——嗨,自己人嘛~
  而后,秦牧更是在代王‘叛乱’的时间点前往代北,确保了整个齐悼惠王诸子之乱期间,没有一个胡骑越过长城。
  光这一点,就已经足够支撑秦牧直升二级!
  而恰恰是在代北‘驻防’期间,秦牧还颇为幸运的与韩王部搭上了联系,并险些促成了韩王部的内附!
  虽然韩王部在得知汉室的底线后,并没有后续反应,但汉室朝堂的每一个人都清楚:回归的种子,已经在韩王韩昭的心底埋下。
  当韩王部在匈奴的待遇,明显比不上汉室提出的‘恩封为彻侯’时,韩王部的回归,就将成为必然。
  那秦牧这个功劳,大概是什么程度?
  ——哪怕是单单出于汉-匈战略的角度,秦牧都已经隐隐够上了封侯的线!
  张苍敢肯定:如果韩王部回归的事,在去年成为现实,那秦牧便必然会被封侯!
  还是食邑千石以上的彻侯!
  在当时,朝堂已经有几个墙头草,出于亲近新贵秦牧的目的,拐弯抹角的向刘弘提议,给秦牧封侯了。
  可即便如此,刘弘依旧没有感情用事,而是以‘高皇帝制:非有功不得侯;牧虽有功,然尚不显,不至封侯之地’为由,将此事压了下去。
  这样一来,之后任命秦牧为九卿,实际上就已经是‘理由充分’了——人家到手的侯爵都飞了,给个九卿的位置,又怎么了?
  但就在整个朝堂都以为,刘弘要将秦牧强扶上卫尉的位置时,刘弘为秦牧,补上了最后一个短板。
  ——身份。
  武将出身的秦牧,基础武勋自然是符合要求;而‘险些招安韩王部’的经历,也足以让秦牧得到位列九卿的资格。
  但在汉室的政治秩序当中,秦牧位列庙堂,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阻碍:资历,以及身份。
  看看如今朝中,位列三公九卿的巨擘们就知道了——无论是专业人士廷尉吴公,还是靠资历做官的刘不疑、田叔等人,都是凭借着十年以上的地方执政履历,才安坐于九卿之位。
  而秦牧却并没有地方执政经历,其‘基础’可谓是薄弱无比。
  既然没资历,那总得像如今的典客卿萧禄那般,具有高贵显赫的出身吧?
  很显然,中层武将出身的秦牧,也依旧无法满足条件。
  也就是在这时,刘弘为秦牧的‘身份背景’一栏,贴上了一个可以将所有问题,都完美解决的标签。
  ——外戚!
  皇亲国戚,加一个‘驸马都尉’的将职,再加上‘卫尉掌两宫宫禁,非天子心腹不能担任’的特性,终于是让整个朝堂,都无法从刘弘任命秦牧为卫尉一事之上,挑出哪怕一丝一毫的差错。
  天子给亲戚封官,本来就是汉室自高皇帝以来得‘光荣传统’。
  更何况秦牧此人,也并非是滥竽充数的草包——人家是有真本事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