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倾酒。(1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庄义的视线落在萧恕身上, 少年长相俊逸。
  一身利落的黑色,肩背挺阔, 站的笔挺, 活像株青葱的小白杨。
  眼睛狭长漆黑,非常好看,用老一辈的说法来讲, 怪拿人的。
  得了, 又是张祸祸青春期少女的俊俏脸。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首因效应,指的是你同一个人初次接触, 需要四十五秒钟便可以产生第一印象。
  从表象上浅薄的判断出对方的内在素养跟个性特征, 这种印象带着极强的主观性, 基本上固有模式的在后续接触中占据主导地位。
  托萧恕他爹萧驰豪气捐赠整栋实验楼且包办实验器械的福, 庄义其实早早做好了会接到个刺头的心里准备。
  不过教导主任做了这些年, 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管的老师!他信心满满。
  庄义特地看过萧恕从前的履历,学生时代的学籍履历归档习惯性用回溯的方式写。
  属于萧恕的那份。
  高一:空白。
  中考:六百三十二。
  跟一中的录取分数线差了十八分,但一中每年给实验附中的指标到校名额极多, 三十分以内的浮动皆在接受范围内。
  打个比方为例:实验附中精英班直升上来的高一二班里也不是人人都考得够六百五的, 但都高过六百二十, 这算底线。
  这点挺让庄义震惊的, 在他的印象里, 能捐楼的家长, 通常自家孩子必须是个二傻子。
  毕竟从事教育工作数十年, 没见过哪个第一名家长颠颠给学校花钱的,没必要啊。
  初三:基本空白。
  初二那栏震撼庄义全家。
  初二: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一等)、mathcounts(个人冠军)、amc8(杰出荣誉)
  档案上显示萧恕读过两次初二,一次在美国, 回国后没升直接初三, 又复读了一次初二。
  此前庄义一直以为萧恕十八读高一,是因为他辍学了来着。
  数学竞赛上成绩斐然,虽然不跟死对头理工附中同样对竞赛过度功利。
  但一中的政策也是全国联赛一等奖保送录取实验班。
  抛开空白初三,萧恕实际上早早拿到了一中录取资格。
  从书面简历上庄义做出了基础判断,这人是个天才,天才就没几个脑回路特别正常的。
  竞赛生往往是学校里最难管的那群人,他们比同类人更早的拿到保送资格,不需要刷题准备高考。
  人万一闲起来,就老给自己找乐子。
  每年都有群保送的竞赛生被安置在空教室自习,爱来不来,但坚决不许回教室影响其他同学复习。
  扰乱军心是大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