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送丧的苦(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不是说他们与铁铉有什么仇,什么恨。
  只不过是他们没有什么娱乐,想乐呵乐呵罢了。
  虽然拿领导当乐子不好,但是正因为是领导,这乐子才能让他们说上几年。
  如果是他们自己,可就没什么可乐的了。哪怕是有人吓尿了,也只会当时乐一乐,事后也就算了,没个长久。
  “现在大家小心一点儿。身上的符注意了,一旦自燃立即退回来。”
  符,已经是南疆军的标配。对手下人的命,朱桂还是很重视的,并没有要求他们用军功换,更没有瞒着他们。
  其实一件事是不是隐瞒,与这件事的诡异程度无关,而是要看统治者的处理能力。
  统治者处理的了,自然也就没有隐瞒的必要。
  比如某某地方发生了传染病,一开始总是会封闭隐瞒,直到有了治疗的方法。
  便是最明显的例子。
  朱桂这边有对抗对方的力量,自然是不必隐瞒的,反而下发符录。
  这些符有些是程道长他们画的,但是更多还是从内地的佛庙、道观运来的。
  佛、道两家,对于军中购买符录,他们当然是支持的。
  要知道古代消费能力比不上后世。而且佛庙与道观也不像后世,一个个成为了旅游景点那么火爆,人人都买的起符。
  佛、道二家为什么要弄寺产,就是因为消费水平低。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养的起的,也不可能天天来买符不是。
  朱桂一口气买这么多,和尚与道士,当然是开心的,一张老脸都笑成老桔梗子了。
  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朱桂在打他们的主意,恐怕就笑不出来了。
  比如西方,在宗教改革之后,当时刚巧碰上大航海时代,天主教便积极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传教;反之,刚出现的新教却没有再进行任何布道宣教工作,甚至不少新教徒回到天主教的信仰里。直到二百年之后,美国的清教徒才醒觉,认为有宣教的需要,自此基督新教便揭开了宣教工作的历史。至今,几乎每一个新教的大宗派也有自己的差会协助自己的教会培训宣教士,例如浸信差会、宣道差会等。但也有不少差会是属于无宗派的独立基督教非牟利机构,甚至不属于任何组织的独立差会,例如专注向***布道的前线差会,专向犹太人宣教的以色列福音差会,以及向华人布道的中国信徒布道会和中国内地会。现在天主教的布道活动虽然没有新教般积极,但依然有不断地进行。东正教在过去亦曾经在东欧有积极的传教工作,但自拜占庭帝国灭亡之后至今,东正教的布道工作正大大减少,亦不见有复兴的迹象。
  而中土的佛、道为什么不见复兴,也是因为他们就没有布过什么道。
  朱桂买他们的符,未尝没有引他们走出“宅男”的意思。
  如果说他们愿意来,朱桂的大军早推平过去,哪里还像现在,需要自己培训。自己培训,忠诚度是高,但它浪费时间。
  如果没有,也就罢了。可国内明明有。
  买来的符也由程道长他们把关,是有效果的。
  这资源便有些浪费,有了重复建设们味道。
  当然,这事朱桂也没有逼迫他们。朱桂只是随手为之,他们愿意来就来,不愿意也就算了。
  只不过不愿意的话,当他们开始大批量制符之后,朱桂也不会再要了。
  画符,不管是黄纸、鸡血、朱砂,甚至毛笔,都不便宜的。
  特别是画符的笔。首选狼毫笔,狼越有灵性就越好,而且要耳朵尖上的狼毫最合适;其次是鹤羽、鹰羽、羊毫、鸡羽等,貌似还见过狐狸毛做的画符的毛笔。
  然而,不管是哪一种,都不便宜。
  特别是大量制符后,哪怕是纸缯,用的多了,也是花费不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