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人口与银子(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万人中精壮汉子里,抛去有正经差事的,给大户人家扛活来不了的,还有家里负担重是在走不脱的,剩下的能来六千人,这已经是临高县的极限了。
  而且这完全是托了县尊大人提前预支的五钱银子的功劳,有了这五钱银子打底,壮丁们才对刘县尊管吃管住的付费劳役深信不疑,这才来了这么多人。
  搁以往临高县征发劳役的水平,连枷带锁估计也就能来一千人。
  听完吴亚的解释,刘希森和李飞点了点头,果不其然,人口问题是制约临高发展的重大问题,所以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以后,招募流民工作也应该抓紧时间展开。
  尽管刘希森和李飞对于这次征发的劳役数量不太满意,但是这六千壮丁还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人力资源,好好利用,还是能解了临高基建的燃眉之急的。
  不过这六千劳役加一千移民,共计七千人每天的吃饭也是一个大问题。
  按照成年人每人每天两斤粮食计算,这七千人一天就需要一万四千斤粮食,合一百二十石。
  按照此时临高稻米的市价,一两银子可以买一石二的粮食,每天光是粮食就要花费一百两,一个月就是三千两银子,再加上各种肉食蔬菜,一个月光是吃饭起码得花五千两银子。
  另外工资支出这块,六千劳役每月一千八百两,原岳各庄的移民每月两千两,特战队每月一千两,每月工资支出总计四千八百两。
  除此之外,还有军队人员训练、武器弹药的消耗,一个月至少也得三千两银子。
  另外五百匹战马的饲养,按照成年男子五倍的口粮计算,一个月也得需要一千五百两银子。
  这些加起来,一个月差不多需要一万四千三百两银子。
  幸亏李飞三人来临高的路上发了一笔大财,弄了二十万两银子,否则就他们从岳各庄带来的十多万两银子,估计也就能撑半年。
  仔细算了一下,刘希森对于这支六千人的劳役大军就比较满意了,人太多也容易窝工,花费也大,先将这些人好好用着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