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意外之财(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希森闻言,鸡贼的笑了起来。
  李飞闻言,也是高兴的不得了,还没有进货的商船,肯定有不少银子,接着开始逼问这些人。
  没有很费劲,这些剩下的喽喽就将船上的银子给交代了,保命要紧,反正也不是他们的银子。
  “哈哈,发财了。”
  李飞笑着说道,接着领着特战队员就登上了朱印船,然后按照之前那些日本人的交代,非常谨慎的进入了船舱。
  果然,在底层的船舱中,众人发现了了铺的密密麻麻的银子。
  这次岳各庄的学校的高年级学生派上了用场,很快就点清了银子的数额,足足二十万两雪花纹银。
  对于战后的处置工作,李飞三人草草的开了一个短会,决定吞了这笔银子和这两艘朱印船,然后在下次补给的时候再将这三十多个倭人放在补给地点。
  很快这二十万两银子就被搬到了机帆船上,然后再将两艘朱印船拖在机帆船后面。
  打扫完战场之后,这只六艘船组成的船队加速往海峡南面驶去。
  三天两夜之后,这六艘船到达了厦门附近的海域,在付出六千两银子的认旗费之后,船队平安通过。
  一天之后,船队到达汕头港进行最后一次补给,李飞顺便将这三十多名倭国人放在了汕头码头。
  在周曼如的强烈要求下,李飞充分发扬了人道主义精神,每个倭人还给了三十两银子。
  休整一天后,船队拔锚起航,往目的地临高而去。
  这段航程一切平安,四天以后,六艘船平安的到达了临高的博铺港。
  自岳各庄出发以来,这一千多人经过二十二天的水路跋涉,终于到了临高。
  其实机帆船的速度还可以更快,但是为了保证这一千多人的身体生命健康,刘希森不得不隔几天就在沿海的港口休整一次,这就耽误了时间。
  另外,为了避免晕船晕的太厉害,机帆船的速度也没有开的很快。
  要是全程最大马力航行,且沿途不逗留的情况下,从临高到天津,应该十二到十五天差不多。
  但是花了二十二天,全员安全到达临高,刘希森还是非常高兴的,这也比走陆路要快的多,除了有些晕船,岳各庄佃农们的体力消耗并不大。
  而且在路上,船队还得了一笔二十万两银子和两艘船的意外之财,这对于要在临高开辟新基地的李飞三人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