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政法学院(3 / 4)
现在疆土上,和辽国、金国两国接触,情况异常复杂的信州还真只能靠着宗泽这样文武双全,又有威望的人才能镇压的住。
就算宗泽那臭脾气,史进看在他的本事份上,也只能供着哄着。
朱贵忙拱手喊道:“是,属下明白了!”
史进摆摆手说道,“你去忙吧!朕也要去给那些学子上课了!”
在朱贵恭送下,史进带着一众虎卫营士兵,走去新建立的大燕政法学院。
这间学院一开始是为了给新招募来的文士当作官吏培训扩编而成的。
随着走出山林归顺的生女真族人,那些草原遭遇天灾人祸,被其他部落击败,成为难民的游牧百姓,以及被大宋贪官污吏逼得家破人亡的百姓,纷纷投靠了大燕国。
光是这个月就有新增了2万多人。
本来,史进攻占了辽中地区,地盘扩大了不止一倍。那些原来的契丹高官,史进是轻易不敢重用。地方官员本来就缺。
现在又来投靠了那么多百姓,新增了那么多村落城镇,这缺乏的官吏就更加多了。
大宋是来了不少文士,但他们当中好一点的就是考中了进士举人,但是家里没背景,捞不到实缺,只能成为闲职。在大宋领着一份微薄工资,但整天无所事事的家伙。
还有就是那种死活考不上进士举人的,已经放弃继续进修的念头,跑来史进这边搏一把的。
这些跑来投靠史进的文士,基本上没有一个是有施政经验的。
不过也是,凡在大宋有实职官位的,谁会无端端冒着有性命之危,跑来辽东、辽中这穷乡僻壤当官啊!
虽然这些文士基本上都没有经验,但比起当初在山东没有几个人文士肯投靠,现在已经好的太多了。
但凡有投靠的,史进一律都是先收进来的。
当然史进不可能就这样他们来投靠了,就轻易就委任他们当官吏上任施政的。
现在大燕国可比大宋的情况大不相同。
在大定府、兴中府、辽阳府这些城池,及其周边县乡还好些。
但靠近金山、长白山等地方,这里很多地方都还没有开发,基本上都是深山野林,居住环境还相当恶劣。
沼泽,瘴气,毒虫等少数未知的危险随时随地会威胁到这些官吏的生命。
而且当地老百姓,也大都剽悍野蛮,不服王化的居多……
要是这些刚从大宋那边招募过来的文士,就这样两眼摸瞎,以为可以凭半步论语治天下的信念就冒然上任,史进都不敢想象他们的下场会是怎么样的。
只怕明年今日就是他们的忌日!
为了让尽快这些‘新兵蛋子’熟悉掌握基本的治理的本事。最起码要懂一些基本的知识,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日常习俗,以避免无意间触犯了他们的忌讳,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史进和朱武、许贯中他们商议,就提出了建立这间政法大学。
这间政法大学不负责传授启蒙和科举知识,他就是专门教授政治和法律的。
其实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华夏文化绝对是古代最好的治国政策。
但至于为什么后来会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是有两个方面。
一个就是八股文取士,禁锢了大部分文士的思想,让他们一股脑钻入四书五经当中,根本没有涉及过其他知识。这些书生除了背诵诗经意外,百无一用了。 ↑返回顶部↑
就算宗泽那臭脾气,史进看在他的本事份上,也只能供着哄着。
朱贵忙拱手喊道:“是,属下明白了!”
史进摆摆手说道,“你去忙吧!朕也要去给那些学子上课了!”
在朱贵恭送下,史进带着一众虎卫营士兵,走去新建立的大燕政法学院。
这间学院一开始是为了给新招募来的文士当作官吏培训扩编而成的。
随着走出山林归顺的生女真族人,那些草原遭遇天灾人祸,被其他部落击败,成为难民的游牧百姓,以及被大宋贪官污吏逼得家破人亡的百姓,纷纷投靠了大燕国。
光是这个月就有新增了2万多人。
本来,史进攻占了辽中地区,地盘扩大了不止一倍。那些原来的契丹高官,史进是轻易不敢重用。地方官员本来就缺。
现在又来投靠了那么多百姓,新增了那么多村落城镇,这缺乏的官吏就更加多了。
大宋是来了不少文士,但他们当中好一点的就是考中了进士举人,但是家里没背景,捞不到实缺,只能成为闲职。在大宋领着一份微薄工资,但整天无所事事的家伙。
还有就是那种死活考不上进士举人的,已经放弃继续进修的念头,跑来史进这边搏一把的。
这些跑来投靠史进的文士,基本上没有一个是有施政经验的。
不过也是,凡在大宋有实职官位的,谁会无端端冒着有性命之危,跑来辽东、辽中这穷乡僻壤当官啊!
虽然这些文士基本上都没有经验,但比起当初在山东没有几个人文士肯投靠,现在已经好的太多了。
但凡有投靠的,史进一律都是先收进来的。
当然史进不可能就这样他们来投靠了,就轻易就委任他们当官吏上任施政的。
现在大燕国可比大宋的情况大不相同。
在大定府、兴中府、辽阳府这些城池,及其周边县乡还好些。
但靠近金山、长白山等地方,这里很多地方都还没有开发,基本上都是深山野林,居住环境还相当恶劣。
沼泽,瘴气,毒虫等少数未知的危险随时随地会威胁到这些官吏的生命。
而且当地老百姓,也大都剽悍野蛮,不服王化的居多……
要是这些刚从大宋那边招募过来的文士,就这样两眼摸瞎,以为可以凭半步论语治天下的信念就冒然上任,史进都不敢想象他们的下场会是怎么样的。
只怕明年今日就是他们的忌日!
为了让尽快这些‘新兵蛋子’熟悉掌握基本的治理的本事。最起码要懂一些基本的知识,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日常习俗,以避免无意间触犯了他们的忌讳,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史进和朱武、许贯中他们商议,就提出了建立这间政法大学。
这间政法大学不负责传授启蒙和科举知识,他就是专门教授政治和法律的。
其实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华夏文化绝对是古代最好的治国政策。
但至于为什么后来会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是有两个方面。
一个就是八股文取士,禁锢了大部分文士的思想,让他们一股脑钻入四书五经当中,根本没有涉及过其他知识。这些书生除了背诵诗经意外,百无一用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