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和光同尘(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现在,邺城要有“分会场”,他能分一杯羹,往后府里只要不挥霍,就不会缺钱了!
  娄定远越想越高兴,离开宫殿之后,走路的步伐愈发轻快。
  虽然身为齐国外戚、武明皇后侄子的他,投降楚国是个很大的污点,但如今日子过得不错,他就不在乎了。
  楚军占了邺城,要招降纳叛,要安抚文武官员,他可出力不少。
  而皇帝也很体谅,容许他适当收受“辛苦费”,这其中可以是金银珠宝,也可以是美人。
  所以,他给皇帝安抚邺城官员人心,还整编了不少原来的齐兵给楚军效力,辛苦是辛苦,但也顺便发了不小的财。
  还收了好几个美人。
  这美人他是不敢要的,想要献给皇帝,毕竟没有男人不喜欢美人。
  不过他旁敲侧击的提起后,皇帝好像不感兴趣,这让娄定远有些错愕,不知该怎么办。
  后来是司马消难悄悄解释:要么皇帝惧内,毕竟十几年来都没纳过妾;要么是皇帝看不上,美女不够漂亮。
  于是,娄定远只能勉为其难的将美人留下,近来快活得很。
  每念及此,他总是为当初自己的当机立断感到自豪:若是当初为齐国尽忠,死了就死了,改变不了什么。
  至于现在?在新朝为官,又有了摇钱树,只要不乱来,不激怒皇帝,好日子依旧能过下去不是?
  想到斛律光、斛律羡,他不由得唏嘘。
  斛律兄弟为国尽忠,确实比他强太多,可那又如何?
  这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呀!
  。。。。。。
  花园里,水池边上凉亭,李笠和儿子坐在亭中,拿着一盒炒饭,等着喂鱼。
  水质清澈,阳光直接透过池水,洒在池子底部,却不见鱼儿的踪迹。
  因为光照太亮,鱼儿都躲在石头缝里不出来。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李笠说完,问儿子:“典出何故?”
  李时和李旸很快回答:“典出《大戴礼记》。”
  李笠又问:“你们是通读了这书籍才知道的,还是?”
  “是看了《常用成语和典故之含义及出处》这本书。”李时回答,李笠很满意:
  “这就对了,我们读书,不是要做学问,是要提高知识储备,所以,效率怎么高就怎么来。”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说明了什么?往小了说,我们结交朋友,不能只和道德、品行毫无缺点的人做朋友,否则,就不会有朋友。”
  “世间,没有任何人是完美无缺的,所以,大到治理地方,甚至治理国家,执政者要用的人,也不可能要求绝对完美。”
  “你们一定觉得奇怪,那齐国的外戚娄定远,不仅卖国求荣,平日里人品也不好,还贪污受贿,为何父亲要用他?”
  李旸问:“这是千金买马骨,为了招降纳叛?”
  李笠点点头:“对,这就是树个榜样,为的是更好的招降纳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