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4 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蔡琰冲刘辩笑笑,“孙资与他共守雁门郡,”知道卢植顾忌轲比能的身份,“还有陈平看着。”
  陈平传来的最新消息,他结识了乌丸一个叫阎柔的首领,此人颇有才干,准备找机会举荐给吕菁。
  不过,这一切,都要等吕菁回到并州再说了。
  菁儿,你还好吗?
  **************
  转眼,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到来。
  长安以西二百五十里外,有一城,此城唤作“郿县”。这两年,郿县车马涌动,皆因城外新修的一座府邸。说是府邸,其实是一座坞堡。前后征发民夫数十万人筑之,现在都还在建。城郭高厚七丈,一如长安。内盖宫室,广聚珍宝玉帛,尤其仓库屯积粮草足以支撑三十年。
  此坞又称“万岁坞”,后世也成“郿坞”,正是当朝太师、自封为郿侯的董卓别院。
  吕菁,已经在长安城与坞郿两地之中的山林,潜伏月余。成功在西河、上郡两地驻军后,她没有急于进入长安。
  一座不大的山寨内,她再次翻出三封家书。
  第一封,是蔡邕以前寄出的。
  老爷子提醒,董卓自去年如长安,征发民力,大修坞堡。又熔毁五铢钱,铸小钱,导致一石谷涨至数万钱,百姓苦不堪言。而名士何颙、荀攸等人,皆因伍孚刺杀董卓之事入狱,他一再劝说,始终没能改变。
  蔡邕努力匡正董卓言行,董卓虽敬他,却很少采纳,令他忧心不已。随着董卓越发息怒无常,蔡邕叮嘱吕菁,一定要在并州站稳脚跟,不要依赖朝廷。
  第二封,来自她的小舅舅,严斌。信中提到两件重要的事情。
  其一,董卓盛怒之下,居然朝吕布掷出手戟,险些伤了吕布。虽然事后化解,但吕布在自己帐中独居时,大发雷霆,破口大骂。其二,司徒王允待吕布十分亲厚,交往甚密。
  第三封,来自严氏。
  家长里短,嘘寒问暖,一如寻常母亲。信中甚至叮嘱吕菁,多听蔡琰的劝说,不要莽撞行事。提到吕布时,严氏说到,前些日子说要为吕布纳妾,被拒绝。由此表示夫妻和睦,让吕菁放心。
  为什么拒绝?
  吕菁不由得想起另外一个人。
  该不会,勾搭上貂蝉了吧?
  屋外响起敲门声,史阿推门而入。
  “主公,柯柳义来信。”
  史阿,便是雁门郡刺杀郭蕴的刺客。不用说,另外那名郭蕴叛变的部下,自然是柯柳义。
  史阿曾与吕菁有过两年之约,两年之后,去留由他。但史阿已经为吕菁付出太多,加上吕菁身份的转变。要知道,初识,吕菁只有一个五原君的空头爵位,没有任何实权。而现在……
  史阿在返回晋阳,正式奉吕菁为主,随她出行长安。
  至于柯柳义,则再次启程,去了江都。
  孙坚死后,其子孙策不过17岁,曲阿葬父后,举家迁到江都,守孝。
  吕菁打开书信,忍不住咧嘴一笑。信上只有简单的四个字:
  平安,勿念。
  这小子,还保留着这份顽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