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奉公主为帝(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见过鲁相后, 斐忧一连几天都在不停念叨“如此佳人”, “如此佳人”。
  念叨完了就去拜访鲁相。
  纵使鲁相事务繁杂——鲁王显然是不干活的!——每日去求见鲁相的人还很多, 鲁相也不是每天都有空见他, 他还是一日不落的过去, 每日都要劳动他的从人去问个三五回:敢问蟠相现在有空吗?
  有空他就过去见见, 没空他也不介意哦。
  风迎燕倒是难得的沉默了下来, 过了几日与斐忧说:“早就听闻这鲁相出身不堪,乃是奴儿,如今看来倒是不像。”
  斐忧也感叹:“他出身如此, 能有现在的成就已是不凡了。”然后恍然大悟的盯着他上下打量,十分好奇的问他:“公主是否惯爱美人?”
  风迎燕面如锅底:“某不知。”
  斐忧:“啊呀,你不要嫉妒嘛。你若年轻二十岁, 也不比他差。”
  风迎燕当晚拖着斐忧重新设计了与鲁王对质的问题, “逼”斐忧明日去见鲁相时,必须要说“正事”!
  斐忧连声应诺, 第二日就与鲁相约好了与鲁王对质的时间。
  文会召开当日是在野外, 四面遮了帷幕, 地上铺了地毡, 设几摆案, 燃香挂帘。
  纵使是在野外,也并不下流。
  鲁国这边坐了一大堆人, 斐忧与风迎燕这边也坐了一堆人。
  但奇特的是,鲁国那里不止有鲁人, 还有郑人、魏人、燕人、晋人等各诸侯国士子, 皆同仇敌忾。
  甚至还有凤凰台人、灵武人、固卫人、河谷人,以及其他大城世家子弟。这些人都是前去鲁国游学,之后就留在了鲁国为官为士。
  而且鲁王身边还有赵太子和魏大夫。
  还有鲁相,姜蟠龙。
  他在这等大场面上也毫不畏怯,言谈有物,风姿不俗,叫人心折。
  文会一开始都很温和,大家分小堆互相通一通姓名,说一说趣事风物。
  风迎燕和斐忧也带了人,加入各个小团体中引导话题。
  等气氛渐热,大家都开始褪去陌生感,愿意畅所欲言时,风迎燕先问:“某乃灵武人,敢问鲁王因何到此呢?”
  坐在上首的姜旦看蟠相。
  蟠儿道:“我王已禅位太子,如今不能再称鲁王了。请各位尽管直呼我王姓名。”他含笑道,“我王名旦。”
  这个还真是没人知道!
  风迎燕那一堆的人立刻鼓噪起来。
  看姜旦现在还年轻着呢,这就不当大王了?
  风迎燕逼道:“那请问鲁人旦,你为何无圣旨而出鲁?”
  姜旦这一回倒是答话了,取出一旨道:“孤有旨意才出鲁的。”
  什么旨呢?安乐公主哭诉皇帝有难,求她的鲁王弟弟救皇帝的命。
  看这道旨发的时间,皇帝正在河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