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洲(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先生”说,他们已经依礼告诉了赵军,赵国先王驾崩,新王登基,他应该回去了。
  无奈赵军不理会,实乃不忠不孝不义之辈!当受唾弃!
  小郑王听“先生”骂了几天之后,忍不住道:孤知道他很过分,但我们不能把他赶走吗?只是骂是没有用的啊。
  “先生”就开始哭先王和天灾,先王死太早,再加上天灾,所以郑国现在疲弱不堪,根本没有兵马,也没有粮食养兵马,更不可能打仗。
  所以小郑王如果“明白道理”的话就该知道,除了骂,他们没有别的办法。
  难道小郑王连这点“自知之明”都没有吗?!
  连这点“怜惜子民”的慈悲心都没有吗?!
  “先生”那就太失望、太失望了!
  “先生”拂袖而去。小郑王哑口无言。
  鲁军还在原来的地方。鉴于鲁王没有驾崩,所以他们也不好去问鲁军什么时候走,这个要找丁相。
  因为丁相不在,所以他们也没办法解决这件事啊。
  说起丁相还是小郑王你封的呢!
  你说不是你封的?
  那不是太后以你的名义封的吗?说起这个,外面传言太后与丁相的污秽之事,实在不堪入耳啊。
  小郑王你想听臣说一说吗?
  小郑王落荒而逃,一连几天不敢见这个“亲信”。
  如此几番后,小郑王终于明白太后说的都是对的。
  郑太后听宫女说小郑王悔悟了,连忙找来,母子两人抱头痛哭。
  小郑王:“是儿短视了。”
  郑太后怜爱道:“我儿年幼,能有这等见识已经不凡了。只有恶人才能制住恶人!你我母子是敌不过恶人的。故丁相虽恶,却是你我的救命之人。鲁国虽恶,却能护住你我的性命。哀家之前欲为你求娶鲁国公主,正是为了令鲁国成为我儿最可依赖的盟友。儿啊,你要明白娘的苦心啊!”
  小郑王便写下求丁相归来的秘信,派侍人去追丁相。
  但丁相不但没顺着这个台阶回来,反而送回了帽冠与玉笏!
  显然是真的不愿意当郑国丞相了!
  远在鲁城的丁强已经等着看小郑王的笑话了。
  他在郑国生的孩子早早的都送回了鲁国,免得这些孩子认郑不认鲁。
  而他只把长子留在了鲁国,次子和三子都被他叫来了郑国,放在身边细心教导,打算以郑国言传身教,让子孙成才。
  他还收了一些弟子,有鲁人有郑人,都带在身边,选良才、忠心之人。
  次子与三子都看不懂丁强退到鲁城是为什么。
  丁强就告诉他们这里面的缘故。
  还是跟郑国的地缘和特性有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