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9章 宁许情深不相负7(4千字)(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弘旦听着众臣嚎啕的悲痛声,心才慢慢的安定下来。
  可总有人感受不到事情的严重性。
  在皇上罚了这么多,打了这么多人后,礼部的一个文书在翻译葬礼文书中,写错了一个字。
  皇上大怒。
  认为这是他对皇后娘娘不尊重,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当即便命人将其拉到乾清宫外处死。
  浓重的血腥味,直接从殿外飘进朝堂之上,众臣闻着,胆战心惊。
  整个紫禁城人人自危,人心惶惶。
  可内心深处最煎熬的还是弘旦自己,他对已经故去的妻子开展了马拉松式的思念和永久的祭奠。
  ……
  皇后娘娘仙逝后,皇上连续九天不上朝,还打破了大清规定,亲自为皇后拟谥号为“孝贤”。
  一个月内作哀悼诗近30首,决定将对皇后的怀念持续到生命的终结。
  弘旦将皇后居住的长春宫原封不动的保存了下来,在她离开他的100天后,他再次来到长春宫,看着他送给她的荔枝树,触景生情,哀思浓稠的忍不住提笔:
  念懿后之作配,廿二年而于斯。
  痛一旦之永诀,隔阴阳而莫知。
  纵糟糠之未历,实同甘而共辛。
  影与形兮难去一,居忽忽兮如有失。
  信人生之如梦兮,了万事之皆虚。
  呜呼!
  悲莫悲兮生别离,失内位兮孰予随?
  遒劲有力的笔迹悲痛落下三个字:述悲赋。
  ……
  三月一过,服丧期满,严官们虽心中着急,却不敢提议让皇上大选秀女,另立皇后。
  四爷却将此事跟媳妇儿提了提,“他还是要有自己的孩子才行,不然哪怕是宗室过继,也难免会起朝廷纷争。”
  顾悠然明白这个理,可此事急不得,至少要等到弘旦的情绪完全调整过来再说。否则,以儿子的秉性,即使是给他塞了满后宫的佳丽,他也不会看一眼。
  ……
  皇后仙逝一年,弘旦来到承德避暑山庄,入目之处皆是回忆,行之所至,无不感怀。
  哪怕她人不在了,他也依然感觉她仿佛就在身边一般,她温柔的神色,她的一颦一笑,她带给给他的快乐,永远拨动着他的心弦,让他难以忘怀。
  ……
  皇后仙逝是三年,迫于压力,他接受了众臣的请求。
  广纳妃子,册封立新皇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