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番外 定风波(二十三)(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她跟尉迟圭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才这么着急的控制时疫。如果不能尽快控制,耽误了今年的春耕,百姓们彻底没了生计,那才是要出大乱子的。
  “那耕牛种子,都准备好了么?还有农具修补,可能及时供应?”
  “都准备好了。”
  尉迟钊坐下,接过母亲亲手递过来的一杯暖茶,感谢的笑笑,跟她细细说起。
  贺大人也算是不容易。
  自打接到圣旨,不,是从许惜颜这里收到京城白鹰的传信后,他只来得及回去睡了一觉,给皇上写了封奏折赶紧送去,就又脚打后脑勺的忙活上了。
  赶在圣旨没正式送下前,把该安排的都得安排好。
  皇上不是让解除对百姓的禁制令么?
  那就改为出门申报。
  各个路口村巷都让本地里长族老蹲着,衙役们定点巡查。谁管的地盘出了问题,就严惩不怠!
  不过这番担心倒是多余,因为亲眼见着时疫的厉害,就没有百姓不怕的。
  就是平素再声称胆大不怕死的混帐后生,也不敢没事出来闲晃。万一要把病气带回家去,到时自己没事,死了长辈家人,那这辈子还用做人么?
  就不被乡邻的唾沫星子淹死,自己心里这辈子也过意不去。
  所以里长族老们一说,大半人都是特别理解,也积极配合的。
  就算有那极少数实在是不配合的混子,大伙儿也能打得他配合。故此圣旨下来,对于宁州本地的百姓影响并不大。
  金光侯回了渠州,升平公主闭门守孝,大家也没觉得什么不妥。
  反觉理所应当。
  金光侯本来就在渠州当差,老拖着人家多不好?
  还有升平公主,一个妇道人家,为了疫病成日受累,从前也不知受了她多少恩惠,这回更是全宁州的救命恩人,回家守孝好生歇歇才是正理。
  是以宁州并未出现成帝担心的乱象,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崔侍郎有一点倒是猜对了,升平公主确实没有那么容易放手。
  但不是他以为的争权夺利,而是出自于对宁州百姓的不放心。
  所以许惜颜关注的不是哪儿的人事安排,派系争斗,而是将农事问得极细。
  种子耕牛,农具灌溉,琐碎却又具体。
  说到最后,尉迟钊都挠头笑了,“跟娘回话,比在贺大人那儿说一天正事都累。不行儿子也去种两亩地得了,否则真还答不上来。”
  许惜颜瞥他一眼,“你有这个心,倒是好事。左右今年在家守孝无事,你也去种一回庄稼,也算你的孝心了。”
  啥?
  尉迟钊傻眼了,这还真让他去种地啊?
  许惜颜却越想越觉得这主意不错。
  “你爹你祖母都是正经种过地的人,方知人间疾苦,你怎么就不能种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