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冰消雪融(3 / 6)
“是,孩儿作为先遣部,先到肃州驻守,同时囤积调配军需……”
“不对吧?”大红狼说道:“若是打仗的话,你又怎会带着家眷到了肃州?”
两军交战之际,不可携带家眷,这是最基本的军中常识,大红狼不可能不知道。
“父亲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肃州不是前线,而是作为后方的补给中转站,需要长期驻军,所以才会允许携带家眷……”
为了应付战争,必须提前储存粮草以及种种军需,这就说明是要大打特打了,而且战争肯定会旷日持久,要不然的话不会有这
么深远的前期准备工作。
“要征西域了么?”
“先打吴三桂。”
“打吴三桂用得着排出这么大的阵仗?根本就是牛刀杀鸡巨锤砸蚊,想来李大帅……李吴山是别有所图吧?”
虽说大红狼早就退休了,但这种大战略上的事情,根本就瞒不过他。
早在十几年前,吴三桂就带着残破的关宁军退到了巴尔斯一带。虽然吴三桂打不过李吴山,但欺负一下当地的蛮荒部落还是没
有问题的。大清国已经完蛋了,大旗军又拒绝接受他的投降,吴三桂不可能在中原立足。为了自保,吴三桂沿着上下巴尔斯河
疯狂扩张,打下了一片不小的地盘。
地盘大不代表实力强,因为那一带除了荒漠就是戈壁滩,属于典型的鸟不拉屎的贫瘠之地,除了一些零散的部落之外根本就没
有大型的城镇,也养不起残破的关宁军。所以他只能采取唯一的一个策略:遇到谁就抢谁,见到谁就打谁。
打北亦力把里(吐鲁番西北部),打正西方向上的杂衣大食人,打西南方向上的黑衣大食(曾经属于波斯帝国的边角地带),
同时还在和西蒙古人反复交战。反正就是一个宗旨:为了生存,打击视野范围之内的所有人,为了取得基本的给养,会抢掠所
有能够抢掠的东西。
四面八方都是敌人,在这种情况之下,竟然还能在那片贫瘠之地维持存在,并且长达十几年之久,足以证明吴三桂那厮确实有
两下子。
现在的所谓吴部人马早已不复往日的强盛,昔日的广宁铁骑老的老死的死,本就没有剩下多少精锐,而是混杂很多出自土著部
落的杂牌武装。曾经称雄一时的关宁军其实就是西北一带最大的一股强盗而已。
其实,连吴三桂自己都知道这种情形不可能持久,他能够存在多长时间,完全取决于大旗军什么时候做好远征的准备。
只要大旗军的正规军开赴过去,吴三桂的末日就到来了。
极具危机意识的吴三桂深知自己到底有多么危险,尤其是大旗军开始把目光投向西北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去
年冬天,他曾派遣马宝和自己的儿子吴应雄作为特使,来到京城专门“拜会”了李吴山,又一次表示出了投降的意思。
马宝说的很清楚,只要大旗军接受吴三桂的请降,吴部人马愿意改换旗号代替大明占据上下巴尔斯河流域,将那片土地并入大
明版图,并且愿意充当大旗军西进的急先锋,攻打西域诸国。同时,为了进一步表示自己的诚意,吴三桂可以把自己的儿子留
在京城,作为人质。
这是一个非常优厚的条件,但却谈崩了。 ↑返回顶部↑
“不对吧?”大红狼说道:“若是打仗的话,你又怎会带着家眷到了肃州?”
两军交战之际,不可携带家眷,这是最基本的军中常识,大红狼不可能不知道。
“父亲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肃州不是前线,而是作为后方的补给中转站,需要长期驻军,所以才会允许携带家眷……”
为了应付战争,必须提前储存粮草以及种种军需,这就说明是要大打特打了,而且战争肯定会旷日持久,要不然的话不会有这
么深远的前期准备工作。
“要征西域了么?”
“先打吴三桂。”
“打吴三桂用得着排出这么大的阵仗?根本就是牛刀杀鸡巨锤砸蚊,想来李大帅……李吴山是别有所图吧?”
虽说大红狼早就退休了,但这种大战略上的事情,根本就瞒不过他。
早在十几年前,吴三桂就带着残破的关宁军退到了巴尔斯一带。虽然吴三桂打不过李吴山,但欺负一下当地的蛮荒部落还是没
有问题的。大清国已经完蛋了,大旗军又拒绝接受他的投降,吴三桂不可能在中原立足。为了自保,吴三桂沿着上下巴尔斯河
疯狂扩张,打下了一片不小的地盘。
地盘大不代表实力强,因为那一带除了荒漠就是戈壁滩,属于典型的鸟不拉屎的贫瘠之地,除了一些零散的部落之外根本就没
有大型的城镇,也养不起残破的关宁军。所以他只能采取唯一的一个策略:遇到谁就抢谁,见到谁就打谁。
打北亦力把里(吐鲁番西北部),打正西方向上的杂衣大食人,打西南方向上的黑衣大食(曾经属于波斯帝国的边角地带),
同时还在和西蒙古人反复交战。反正就是一个宗旨:为了生存,打击视野范围之内的所有人,为了取得基本的给养,会抢掠所
有能够抢掠的东西。
四面八方都是敌人,在这种情况之下,竟然还能在那片贫瘠之地维持存在,并且长达十几年之久,足以证明吴三桂那厮确实有
两下子。
现在的所谓吴部人马早已不复往日的强盛,昔日的广宁铁骑老的老死的死,本就没有剩下多少精锐,而是混杂很多出自土著部
落的杂牌武装。曾经称雄一时的关宁军其实就是西北一带最大的一股强盗而已。
其实,连吴三桂自己都知道这种情形不可能持久,他能够存在多长时间,完全取决于大旗军什么时候做好远征的准备。
只要大旗军的正规军开赴过去,吴三桂的末日就到来了。
极具危机意识的吴三桂深知自己到底有多么危险,尤其是大旗军开始把目光投向西北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去
年冬天,他曾派遣马宝和自己的儿子吴应雄作为特使,来到京城专门“拜会”了李吴山,又一次表示出了投降的意思。
马宝说的很清楚,只要大旗军接受吴三桂的请降,吴部人马愿意改换旗号代替大明占据上下巴尔斯河流域,将那片土地并入大
明版图,并且愿意充当大旗军西进的急先锋,攻打西域诸国。同时,为了进一步表示自己的诚意,吴三桂可以把自己的儿子留
在京城,作为人质。
这是一个非常优厚的条件,但却谈崩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