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其父其子(5 / 5)
“这个混账东西!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全都倔驴子的性情。”郎夫人很是无奈的说道:“可终究不能总是这样吧?丫头啊,这
事需得着落在你的身上……”
经过“母女二人”一番商议之后,很快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并且很快就给郎太平去了一封书信。
书信的内容非常简单明了,除了惯有的嘘寒问暖之外,最主要的内容其实就是一句谎言:你老爹病了,而且病的不轻,非常想
见你,只是他的脾气太过于火爆,实在转不过这个弯来,不好意思亲口说软话,所以我这个当姐姐的就给你写信了,你一定要
尽快回到家中一趟,若是回来的太迟,恐怕就连最后一面都见不上了。
原以为郎太平见到这封书信之后就会火急火燎的赶回来,至少也应该来一封书信仔细询问一下父亲的病情,但是却迟迟没有看
到郎太平的回信。
难道说儿子真的再也不想回家了?已经忘记了爹娘?
每每想到这一点,郎夫人就忍不住的暗自神伤时常长吁短叹。
大红狼依旧是原本的那个态度:既然儿子不遵父命,和老子“杠”了好几年,那就索性“杠”到底好了,最后老子死的时候他也别
回来。
其实,这是有误会的。
不是郎太平不想回来,而是他根本就没有收到那封书信。
因为现在的郎太平早已不在军校那边,而是奉命西行,率部驻守在肃州的嘉峪关一带,根本就不在老家的东边,而是在遥远的
西方去了。
书信在途中周转,先是到了京畿一带的大旗庄,又被转到了西安,最后通过军驿系统到了肃州的郎太平手中。
一封书信跨越大半个国土走了两个来回,当郎太平看到书信的时候,已经是春暖花开的三月份了。
以郎太平的精明,一看就能破书信中的谎言:罗家丫头基本上就是自己的亲姐妹了,若是父亲真的病危,她一定会在二老的膝
前尽孝小心服侍,又怎么会说出“家中无人”的话语?若是父亲真的病重,又怎么可能会在书信中说那么多嘘寒问暖的客套话,
一句“父危速归”不是更加直截了当的么?退一万步来讲,就算书信中的内容是真的,母亲早就给自己来信了,又何必要等到这
个时候呢?
郎太平知道罗家姐姐的书信十成中有九成九是在说瞎话,为的就是把自己诓骗回去。
尽管已经知道了事实的真相,但他还是请了一个假,带着老婆孩子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因为他也想借这个机会缓和一下早就弄的非常僵的父子关系。 ↑返回顶部↑
事需得着落在你的身上……”
经过“母女二人”一番商议之后,很快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并且很快就给郎太平去了一封书信。
书信的内容非常简单明了,除了惯有的嘘寒问暖之外,最主要的内容其实就是一句谎言:你老爹病了,而且病的不轻,非常想
见你,只是他的脾气太过于火爆,实在转不过这个弯来,不好意思亲口说软话,所以我这个当姐姐的就给你写信了,你一定要
尽快回到家中一趟,若是回来的太迟,恐怕就连最后一面都见不上了。
原以为郎太平见到这封书信之后就会火急火燎的赶回来,至少也应该来一封书信仔细询问一下父亲的病情,但是却迟迟没有看
到郎太平的回信。
难道说儿子真的再也不想回家了?已经忘记了爹娘?
每每想到这一点,郎夫人就忍不住的暗自神伤时常长吁短叹。
大红狼依旧是原本的那个态度:既然儿子不遵父命,和老子“杠”了好几年,那就索性“杠”到底好了,最后老子死的时候他也别
回来。
其实,这是有误会的。
不是郎太平不想回来,而是他根本就没有收到那封书信。
因为现在的郎太平早已不在军校那边,而是奉命西行,率部驻守在肃州的嘉峪关一带,根本就不在老家的东边,而是在遥远的
西方去了。
书信在途中周转,先是到了京畿一带的大旗庄,又被转到了西安,最后通过军驿系统到了肃州的郎太平手中。
一封书信跨越大半个国土走了两个来回,当郎太平看到书信的时候,已经是春暖花开的三月份了。
以郎太平的精明,一看就能破书信中的谎言:罗家丫头基本上就是自己的亲姐妹了,若是父亲真的病危,她一定会在二老的膝
前尽孝小心服侍,又怎么会说出“家中无人”的话语?若是父亲真的病重,又怎么可能会在书信中说那么多嘘寒问暖的客套话,
一句“父危速归”不是更加直截了当的么?退一万步来讲,就算书信中的内容是真的,母亲早就给自己来信了,又何必要等到这
个时候呢?
郎太平知道罗家姐姐的书信十成中有九成九是在说瞎话,为的就是把自己诓骗回去。
尽管已经知道了事实的真相,但他还是请了一个假,带着老婆孩子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因为他也想借这个机会缓和一下早就弄的非常僵的父子关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