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屐(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刚从凌宵院回来的秋瞳端着盆子衣服,欠腰正在晾了,回头笑道:“二少奶奶,那分明是个孔明灯,您眼花了,才将它当月亮。”
  还真是,宝如留心去看,果真是个孔明灯。
  一到中秋节气,长安人是爱放个孔明灯祈愿的。人们总爱在灯上写几句祈愿文,或者诗词,上达天听,对月以应,灯顺夜风遥上九重天,便能把人们的心愿带上去。
  这盏孔明灯大约是沾的不合适,或者漏气了,才会落下来。
  它越来越大,亦飞的越来越快,猛然撞在葡萄架上,这时候灯芯还是燃的呢。
  秋瞳见宝如够着想要取下来,搬了把椅子来,轻轻将它揭了下来,一盏完好的孔明灯,果真上面书着字儿。
  她转给宝如,笑道:“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二少奶奶,这大约是首歌,不过奴婢可不会唱。”
  宝如接了过来。一笔一画,果真写着首《小麦谣》,末尾还缀着两句:欠我一日,该如何补偿?
  末尾并无署名,只画着一株油菜花。
  宝如款款将孔明灯放在石几上,歪坐在石凳上,心说这个尹玉钊,狼尾巴一突一突,实在不像个哥哥。可他分明又是同罗绮生的,是她货真价实的哥哥。叫尹继业打成那样,可怜,又叫人觉得有些可怕。
  毕竟真正的哥哥,决计不会问妹妹:也让我睡在你身上那种话。
  昨天她答应过,每天都到四夷馆看他一回的,才答应过,转身就食言了。
  他倒好,从府外送进个孔明灯来提醒她。
  *
  明月高悬,朱栏露冷,皇宫大内,两行翰林学士依次恭身退出崇文馆,侍于殿侧丹墀之上。
  再接着,便是在此读书的二十位学生,这些学生,皆在皇族五服之中,便有外姓,也是开国功臣,世袭公侯府的孩子。
  他们依次并列,恭迎,哑雀无声片刻,小皇帝才在季明德的陪伴下走了出来。
  出崇文馆,小皇帝和声道:“耗牛河一战,二哥讲的深入浅出,朕亦听的过瘾。至今日,您和三哥在外的每一场战役,朕算是全听完了。
  待朕成年,也要与你们一般披甲上一番战场才是。”
  季明德道:“您是万金之躯,文治武功,皆需学习,战事,是武将之责,是臣等应尽的本分。”
  小皇帝连连点头:“二哥说的是。”
  转眼,到延正宫的宫门上了。
  遥看两道宫门之前一袭豆青色纱衣的身影,脚步哒哒,趿着木屐。季明德不由鼻息略粗,眉头皱了起来。
  小皇帝李少陵在性格的某一方面,和宝如很像。比如,他大约是全天下最好的听众,这些日子来,一直在极有耐心的听季明德讲与土蕃的每一场战役,问的详之又详,以表来看,确实是个谦虚好学的学生。
  但每每论到月上梢头,季明德就不得不留在皇宫中吃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