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袁母和袁月都吃了一惊,两人也不是全然没脑子,吓了番小丫鬟,又放她们走了。
  等袁固回来,袁母便抹泪与袁固说了这事:“……我怎越想越是真,你看玉姐儿一看就是咱家的人,但睿哥儿,我左思右想,愣想不出他与你有半点相似。我私下问过孙田夫妻两个,孙田家的不承认,但这话确实从她嘴里说出来过。你说她陈家未免也欺人太甚了……”
  袁固却劝母亲:“年初那会儿,孙田家的说要回到安娘身边伺候,让她给拒了,我看八成是她对安娘怀恨在心才编出这番话。”
  又看向袁月道:“你回娘家这么久,哥儿姐儿也该想你了,回去罢。”
  话里话外竟是要赶她走。
  -
  没两日,这汴京城内说书的便多了新的话本子。
  都说前朝有家贵族的娘子,某年某月榜下捉婿嫁了个书生,然而这娘子成婚几年耐不住寂寞,与人有染生下个小儿。后来还借着娘家的势和离,将这小儿改了自己的姓氏。
  本朝言论颇为松散,这高门里头的腌臜事,最是受人喜欢。
  不过短短几日功夫,传言就甚嚣尘上,阻止也不得,毕竟也未直接说是哪家。
  连带着袁固与陈元卿在朝堂之上,或多或少都遭了不少探究的目光。
  袁固只略猜便知道八成是他那好妹子做的,可毕竟一母同胞,除了责骂不好真如何做。
  当陈元卿亲自寻来时,他迟疑了瞬方请他上了自己马车。
  “国公爷,此事并非我……”
  陈元卿却道:“我长姐以前有个贴身婢女当在你府中,把她交给我罢。”
  袁固几乎没多想便应了。
  他心中并非半点疑惑都没有,然而这话如何能问,也不能认。
  陈元卿看袁固此人性子却是不坏,上辈子会闹成那样八成有人在里头推波助澜,还有陈令安想和离,亲口承认了缘故。
  陈令安那样板上钉钉应下,谁能有回天之力。
  如今虽对她母子名声有碍,但毕竟都是些捕风捉影的事,指名道姓都没有,哪个真敢把这么顶帽子往国公府上戴。
  林氏听到这事,也是忍不住发了通火:“这样作践咱家大娘,真当咱府里没人么。”
  她自然信任这她亲自养大的女儿。
  不过人言可畏,还是嘱咐陈令安道:“这段日子,你们母子叁人且呆在府里莫出去了,免得听了糟心。”
  陈令安一口应下。
  好在这京中最的不缺的就是艳闻,这到了年底,一时间又冒出不少来,传得有鼻子有眼,倒叫人看足了热闹。
  -
  “王爷,您嘱咐的事奴婢已嘱咐人办妥了。”王守英躬身来报。
  赵邺头也未抬,只应了他声:“知道了,下去罢。”
  王守英闻言又默默退下。
  这京城近来乱七八糟的流言与王爷脱不了干系,又安插了人去护着那陈娘子母子叁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