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继续下钻(4000字)(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里是海上钻井,不似陆上钻井的技术能到五六千米,就90年代中期的海洋技术,钻井到3000米已经不浅了,3500米差不多就是正常的钻井深度,再深的钻井平台也不是没有,但这种钻井平台的成本高昂,建好的油井成本也不低,分摊到每桶成本就有些过高了。
  后世的深海钻井平台,桶油成本可以高到70美元每桶,算上其他的开支,逼近油价了。1994年的技术没有那么好,但在中距离的钻井方面,成本却是相对更高,无论是谁,都不希望遇到3500米以下的油田。
  施万可作为中海油的员工,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偷偷的瞄了苏城一眼,却见后者脸色镇定,完全看不出变化来。
  “3000米了。”钻井平台上挂出了黄色的旗帜,代表着3000米进尺达到。
  若是以前,钻井队说不定要欢呼一番。然而,在被暗示了深度的情况下,这面黄色的旗帜却让人进退两难。
  “苏董,顾所,要不要指导一下现场?”杨明知道苏城提倡要信任现场,但他还是小声提醒了一下。
  顾海健的脊背都被汗给打湿了,他丢下图纸,沉声道:“现在有两个选择,继续往下,或者强行试油。如果强行试油的表现好的话,也可以再考虑射孔方案。”
  地下的原油是一层层的,就像是蛋糕里的奶油一样,几百上千米的岩石间往往藏着几米厚或者几十米厚的油层,若是钻井的位置比较偏,遇到几十厘米的原油层也不奇怪。
  试油通常是在油层上打开一个口子,令其压力释放出来,原油自然源源不断的送上来。
  射孔稍稍强力一些,可以破开井下的泥浆,让试油的成功率增加。苏城就曾在废油井尝试这种方式。
  到了90年代中期,这种技术已相当成熟,属于常用手段。
  但是,再好的手段,也得井下有油层才行。
  至少,已经钻下去的3000米内,需要有油层。
  苏城默默思考。
  这些年,他已经习惯了关键时刻的决定。
  人生就是由一个个决定组成的,正确的决定促使上升,错误的决定制造下降。
  而在苏城思考的过程中,钻井平台上的发动机轰鸣声却已渐渐小了。
  钻井队长李虎也在犹豫。
  钻井不是打的越深越好,下钻的过程会将井里的泥浆挤出,下钻到3000米,2000米处的油层就等于要经历1000米的泥浆反出,用形象的比喻,油层被糊住的可能姓极大。
  预计的油层深度是2860米左右,现在钻到3000米,对油层的影响还不大,再钻几百米,就是有油层,说不定也被污染了。
  李虎仔细观察着泥浆的反出,有点不确定是否继续了。
  这时候,钻井平台上的蓝色电话“嘟嘟”的响了起来。
  “我是钻井队长李虎。”李虎拿起电话,首先自报家门,旁边就是辅助船,电话线也是拉到那里去的,不用说就是指挥中心打过来的。
  “我是苏城。”苏城中气十足,却是听的李虎一愣。
  “董事长?”
  “是我。现场的情况如何?”
  “目前……还没有见到出油的迹象。”李虎说的很艰难。
  “我是海洋石油研究所的所长顾海健,任何迹象都没有吗?”顾海健趴在桌子上,对着免提大声喊。
  李虎将话筒拿的离自己稍微远一点,等他说完,才低声道:“没有见到出油迹象。”
  “从2850米到3000米,没有任何迹象?”顾海健重复问了一次,这与他的判断可不相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