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Its-My-Life》!(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不去了?”
  “我看情况吧!《好声音》开录以后,我会跟着节目组忙一段时间,录制结束怕是宣传期也早就过了。”
  “哦!行。”
  俩人通过这次沟通,基本调子也定了。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在华夏没有做任何宣传策划,公司也不浪费那个钱,易达作为发行方,只是在网站主页和官微上说了声。
  当然于似水他们几位主演也发了微博,但具体的落地宣传,在国内一个没搞。
  不过海外的宣传却一个不落,包括全球各国的电影颁奖也都在宣传计划之中。
  从5月下旬的戛纳电影节,6月下旬的魔都电影节,8月的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和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9月初的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一直到明年2月份的柏林电影节和奥斯卡金像奖,都在计划之中。
  不过就国际四大电影节来讲,戛纳、柏林和威尼斯三大电影节,一直都是坚持以艺术性作为最高指标,而奥斯卡则更注重影片的政治和商业因素。
  所以这部充满争议和敏感的《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恐怕获奖的机会根本没有,哪怕奥斯卡提名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
  而且奥斯卡的纪录片和外语片比主流的美国电影更清晰地显露其政治倾向。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怎么说也是华语电影,即使是美国电影公司发行,而且不同国籍的人参演,甚至美国国籍的演员比华夏国籍的还多一个,但依然归类为外语片。
  如果用一种特殊的规则来审视这部电影,和提名绝对是无缘了。
  而且无论学院是否喜欢,由于影片本身就是政治的传媒,奥斯卡与政治永远不可能分离。
  在奥斯卡奖角逐的过程中,历史和政治因素总是会影响影片的类型和表现力。也就是说,在决定奥斯卡奖的归属问题上,社会环境、时代精神和主旨比影片本身的艺术含量更为重要。
  奥斯卡的选择永远是安全的、主流的、非争议性的电影,而且这些电影还要拥有被广泛接受的价值。
  很显然,《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中单就宗教的问题,就不可能被大众广泛接受。
  更何况还有关于人类史、科技、文学、艺术上的种种问题。
  这部电影还不如瞄准美国科幻、奇幻及恐怖电影学院举办的土星奖,说不定有可能斩获奇迹。
  ……
  ……
  三月下旬。
  姜伦赶赴美国,闭关两周录制新专辑。
  《好声音》第四位导师还未确定,事情往往总是这样,越到最后越难以抉择。
  不过这事儿是唐久新负责,姜伦负责的现场舞美工作已经进入尾声,等他出关回国,就能进行最后的验收了。
  加州,圣莫尼卡。
  DDF音乐工厂。
  姜伦再次见到了亚伯和李青。
  新专辑中《加州旅馆》和《我的名字叫伊莲》的后期母带处理和混缩已经完成,并且做出了各种格式的数字音乐。
  经过几个月的辛苦煎熬,其余歌曲的伴奏带也都制作完成,只剩下录音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