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突然失踪(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依臣之见,可以把他的封邑收入送到邯郸。
  一来让他和天下人知道大王还念手足之情,再叫他羁留在敝弱的赵国。
  免得四处乱跑惹事生非,对咱们更有利。”
  这个“再则”很对魏王的心意,所以才肯“优待”信陵君。
  其实,真正帮助信陵君脱贫的是范雎。
  虽然身处敌国,但当年信陵君大力相援之恩,他却深深铭刻在心。
  在战争中,他绝不能为徇私于信陵君而损害秦国一丝一毫的利益;
  相反,还要处心积虑想尽一切办法促使信陵君败亡。
  而在和平生活中,他则是以朋友的心态关心信陵君的身体康健、衣食住行。
  他随时都能得到赵国方面的情报,自己却不便直接援助信陵君。
  便以曲折手段通过辛垣衍借魏王之手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对于这些,信陵君自己也不会知道。
  信陵君更不会知道,范雎自己也处于极为困难的境地,甚至面临生死存亡。
  秦王回到咸阳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追查信陵君的部队怎么渡过的漳河。
  邯郸大会战使秦军损失近三十万人,各种物资不计其数,更为严重的是:
  此战系秦王御驾亲征,却闹个大败而归。
  威望一落千丈,在短期内已无力再发动战争。
  果然给天下各国换来十年太平,怎能不让秦王怒发冲冠?
  而战败的关键是信陵君的部队投入战斗,所以秦王必然要追究纵放信陵君渡河的责任。
  不仅秦王要追究,范雎也要追究。
  对赵第二战是由他部署的;
  领军大将是他选派的;
  扼守漳河拦阻信陵君的计划是他制定的。
  因为这是取得邯郸之战胜利的必要保障,派去的还是心腹将领。
  按说安排得非常周密,不应出差错,却偏偏出了差错。
  千里之堤溃于一穴,使自己横扫山东各国的大计毁于一旦,自己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为了秦国,为了他自己,都不能饶恕这个致命的错误!
  但是两个责任人:
  郑安平是同生死的结拜兄弟;
  王稽对自己有援引之恩,同时也是由自己一手提拔起来“共命运”的心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