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漂泊异乡(2 / 3)
“何喜之有?”
辛垣衍微微一笑:
“邯郸之战,虽是信陵君披坚执锐赴前敌,但是运筹帷幄,制胜于千里之外者,大王也。
没有大王的英明决断,没有魏国军队的浴血奋战,无忌一匹夫耳,凭他自己能打败五十万秦军?
魏国者,乃大王之魏国,信陵君终是大王的臣下。
他奉的是大王的令,用的是大王的兵,他打了胜仗,自然应该首先归功于大王。
魏军大败强秦,可以使大王的威名远播,天下震服,为什么不是喜事?
臣以为还应该大大的庆贺一番。”
这一段妙论,把信陵君的辛苦全转化为安釐王的功劳,他听了当然舒服,不过:
“这仗毕竟是无忌领头打的,我还得把他当成功臣迎进大梁城吗?”
“那可不行!”
辛垣衍的真正目的就在于这一点上:
“他虽有征战之劳,但窃符夺军,擅杀大将,都是不赦之罪。
功、过各论,方见大王赏罚分明、公正无私。
依臣愚见,可以免其死罪,废为庶人,永逐他乡,不得回国。”接着又附安釐王之耳悄声说:
“从此他就是寄人篱下的平民百姓,无权无财没有兵,就再不也能威胁魏国了。”
然后又大声说:
“他的封邑嘛,可以发还他的家属做为生活费用,使他在魏还有牵挂。
在外面他就更不敢胡作非为了,反显出大王的宽厚仁慈,大王意下如何?”
安釐王最顾虑的就是信陵君胜秦后势力强大,威胁到自己的安全。
正如辛垣衍之策能为自己除掉这块心病,他当然满意。
立即下令全国召开祝捷大会,大力宣传安釐王在抗秦救赵中所发挥的伟大领导作用。
在朝内更是大小宴席接连不断,从文武群臣到嫔妃近侍,举杯如林、齐声欲扬安釐王建立了空前绝后的丰功伟绩。
但卫庆一再哀求安釐王允许信陵君回国,则遭到拒绝和训斥。
对这些血战归来的将士们,态度却非常冷淡,没有给予任何的奖赏和抚慰。
有的人甚至因为强调信陵君的功劳而被加上“攻击国君”的罪名,开除军籍、投入监狱;
芒豹回来后,按照“功、过分明”的原则,仍被追究杀人之罪,再次绑赴刑场……
卫庆知道自己从此失去信任,芒豹之死更让他感到意冷心灰,便以伤病为由请求归田。
这一次,安釐王到是很爽快的答应了他的请求,而且参加这次大战的许多将官也陆续离职……
消息传到邯郸,信陵君放声大哭,痛惜芒豹之死,深恨自己当时没有拦住他; ↑返回顶部↑
辛垣衍微微一笑:
“邯郸之战,虽是信陵君披坚执锐赴前敌,但是运筹帷幄,制胜于千里之外者,大王也。
没有大王的英明决断,没有魏国军队的浴血奋战,无忌一匹夫耳,凭他自己能打败五十万秦军?
魏国者,乃大王之魏国,信陵君终是大王的臣下。
他奉的是大王的令,用的是大王的兵,他打了胜仗,自然应该首先归功于大王。
魏军大败强秦,可以使大王的威名远播,天下震服,为什么不是喜事?
臣以为还应该大大的庆贺一番。”
这一段妙论,把信陵君的辛苦全转化为安釐王的功劳,他听了当然舒服,不过:
“这仗毕竟是无忌领头打的,我还得把他当成功臣迎进大梁城吗?”
“那可不行!”
辛垣衍的真正目的就在于这一点上:
“他虽有征战之劳,但窃符夺军,擅杀大将,都是不赦之罪。
功、过各论,方见大王赏罚分明、公正无私。
依臣愚见,可以免其死罪,废为庶人,永逐他乡,不得回国。”接着又附安釐王之耳悄声说:
“从此他就是寄人篱下的平民百姓,无权无财没有兵,就再不也能威胁魏国了。”
然后又大声说:
“他的封邑嘛,可以发还他的家属做为生活费用,使他在魏还有牵挂。
在外面他就更不敢胡作非为了,反显出大王的宽厚仁慈,大王意下如何?”
安釐王最顾虑的就是信陵君胜秦后势力强大,威胁到自己的安全。
正如辛垣衍之策能为自己除掉这块心病,他当然满意。
立即下令全国召开祝捷大会,大力宣传安釐王在抗秦救赵中所发挥的伟大领导作用。
在朝内更是大小宴席接连不断,从文武群臣到嫔妃近侍,举杯如林、齐声欲扬安釐王建立了空前绝后的丰功伟绩。
但卫庆一再哀求安釐王允许信陵君回国,则遭到拒绝和训斥。
对这些血战归来的将士们,态度却非常冷淡,没有给予任何的奖赏和抚慰。
有的人甚至因为强调信陵君的功劳而被加上“攻击国君”的罪名,开除军籍、投入监狱;
芒豹回来后,按照“功、过分明”的原则,仍被追究杀人之罪,再次绑赴刑场……
卫庆知道自己从此失去信任,芒豹之死更让他感到意冷心灰,便以伤病为由请求归田。
这一次,安釐王到是很爽快的答应了他的请求,而且参加这次大战的许多将官也陆续离职……
消息传到邯郸,信陵君放声大哭,痛惜芒豹之死,深恨自己当时没有拦住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