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决战邯郸(三)(2 / 4)
就因为我们具有压倒他的气势!
秦军的勇气,一是仗着人多势重,一是为功利所驱动;
而我军则是发自‘拯危救难’的义愤。
二者性质不同,为义而战,勇可经久不衰,不论人数多少都可以一斗十。
秦王倾全国之兵实欲一扑而下邯郸,却不料拖了一年有余,锐气已减;
我们做为联军的先头部队不必求胜,能坚持不败就可继续挫损他的锐气。
骄兵初起之势都是气壮如牛,久战不胜便生烦躁,心浮则气泄;
待其锐士变为疲兵之时,我们再投入大批生力军如火添油,士气一鼓再鼓;
而秦的主力尽屯于邯郸城下已无可再增,从心理上也会形成反差。
如此我们就是以劣势对优势,也可以少胜多。
何况咱们的兵力齐聚后并不比秦军少,您还担什么心?”
从裴云身上,秦王就已感受到信陵君的部下具有坚不可摧的非凡气质;
通过这一次交锋,更让他看到信陵君部队的锐利果然是列国各军之最。
难怪范雎一再强调对他不可轻视。
看来丞相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是必须的,只可惜不知在哪儿出了纰漏,以至放虎过河!
但秦王虽从内心开始真正重视信陵君,却还相信自己一定能把这只“虎”关进笼内。
你也不过八万人,我用三十二万人,用世界一流的秦军四比一,足够围成一道人墙。
还不能把你魏无忌生擒活捉?
据可靠情报,各国援军虽然还在缓慢蠕动,其态度之消极足可令人放心。
为了集中兵力围歼魏军,秦王把散在各处监视、防备援军的王陵、桓齮、王稽、郑安平等也都调回。
王稽还没接到通知就回来了,还带来一个坏消息:
郑安平的部队由副将带回,郑安平却神秘失踪。
秦王的第一反应就是:
莫非是郑安平叛变放信陵君过河?
一怒之下立即派人通知范雎,把郑安平留在咸阳的家属全部拿下治罪!
但范雎却回信请大王三思:
“臣与安平八拜之交,素知其为人乃豪侠之士,既食奉禄,宁死不会背主。
臣愿以身家担保……”
王稽也是范雎的人,当然不能去证实郑安平叛国。
虽然嫌疑很大却没有证据,秦王只得同意暂缓治罪郑安平的家属。 ↑返回顶部↑
秦军的勇气,一是仗着人多势重,一是为功利所驱动;
而我军则是发自‘拯危救难’的义愤。
二者性质不同,为义而战,勇可经久不衰,不论人数多少都可以一斗十。
秦王倾全国之兵实欲一扑而下邯郸,却不料拖了一年有余,锐气已减;
我们做为联军的先头部队不必求胜,能坚持不败就可继续挫损他的锐气。
骄兵初起之势都是气壮如牛,久战不胜便生烦躁,心浮则气泄;
待其锐士变为疲兵之时,我们再投入大批生力军如火添油,士气一鼓再鼓;
而秦的主力尽屯于邯郸城下已无可再增,从心理上也会形成反差。
如此我们就是以劣势对优势,也可以少胜多。
何况咱们的兵力齐聚后并不比秦军少,您还担什么心?”
从裴云身上,秦王就已感受到信陵君的部下具有坚不可摧的非凡气质;
通过这一次交锋,更让他看到信陵君部队的锐利果然是列国各军之最。
难怪范雎一再强调对他不可轻视。
看来丞相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是必须的,只可惜不知在哪儿出了纰漏,以至放虎过河!
但秦王虽从内心开始真正重视信陵君,却还相信自己一定能把这只“虎”关进笼内。
你也不过八万人,我用三十二万人,用世界一流的秦军四比一,足够围成一道人墙。
还不能把你魏无忌生擒活捉?
据可靠情报,各国援军虽然还在缓慢蠕动,其态度之消极足可令人放心。
为了集中兵力围歼魏军,秦王把散在各处监视、防备援军的王陵、桓齮、王稽、郑安平等也都调回。
王稽还没接到通知就回来了,还带来一个坏消息:
郑安平的部队由副将带回,郑安平却神秘失踪。
秦王的第一反应就是:
莫非是郑安平叛变放信陵君过河?
一怒之下立即派人通知范雎,把郑安平留在咸阳的家属全部拿下治罪!
但范雎却回信请大王三思:
“臣与安平八拜之交,素知其为人乃豪侠之士,既食奉禄,宁死不会背主。
臣愿以身家担保……”
王稽也是范雎的人,当然不能去证实郑安平叛国。
虽然嫌疑很大却没有证据,秦王只得同意暂缓治罪郑安平的家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