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巧刺王龁(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翻腕一挡,顺势削下,不把那枝戟割飞就会削掉对方的手腕。
  那人知道厉害,踉跄后退,摔倒在地……
  卫士们知道王龁被刺,立即大喊:
  “抓刺客呀!”
  周围一片响应,此起彼伏,越传越远。
  蒙骜明白:
  这样喊下去势必造成人心惶惶,引起新一轮的骚乱,只会对敌人有利,便急忙下令:
  “你们几个把王将军护送回大帐;
  你们几个分头火速传令各部队,加强对自己驻区营栅防守,不许放走一个敌人!”
  论说蒙骜采取的应急措施非常正确,在目前的情况下捉一个都难,更不可能全歼;
  所以,还应把希望寄托在“天明”。
  估计天快亮了。
  已经大闹秦营,又赠给王龁一锹,无论是死是伤都是一个意外的巨大收获。
  足以起到从精神上打击秦军的预定效果。
  再闹下去虽然还能找到机会,可就过于冒险了。
  李同并不想非死在秦营当英雄,既已心满意足,还是见好就收吧。
  何况自己行前还吹过“全师而还”的大话呢?
  李同发出暗号,好在大家分散得不太远,很快便集中成一队。
  蒙骜虽然要求部下“火速传令”。
  但秦营绵延百余里,驻防几百支部队,层层下达,逐一通知,就是用电话也需要一定时间。
  何况还是口头传递?
  他们快,李同跑得更快。
  等各部队指挥官接到命令,忙乱调动部队时,李同百人已找到一个薄弱环节。
  他们以追击“敌人”的名义公然出营。
  走前还没忘记告戒守营的秦军:
  “蒙将军命令你们严加防守,放走一个也定斩不饶!”
  可怜这些秦军因为听说入营的敌人有好几万,所以对眼前这点儿“自己人”并没怀疑。
  还以为真的是去执行任务;
  正式命令传到后才意识到可能是上了当。
  但放走了敌人确实要杀头,只要自己不说又有谁知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