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水深(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值得一提的是,“佛”像虽然极多,但是相貌体态神情都大致相仿,区别只在于手印法物坐姿有所不同,衣饰背光莲座有所变化而已。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刚接触到佛像的入门者很难辨认清楚,需要花上一些时间来了解。
  菩萨像特点菩萨像可分两类,第一类是侍立菩萨,如释迦牟尼身旁的迦叶阿难尊者,阿弥陀佛身旁的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观音菩萨像就有几十种,例如一面两臂观音一面多臂观音多面多臂观音如意观音送子观音鱼篮观音等等。第二类是佛像旁所画的供养菩萨,如献花菩萨献香菩萨音乐菩萨等。这第二类菩萨多见于画卷,单独立像的并不多。
  菩萨的相貌衣饰相近,唯一的分别方法是手印和法物。如观音菩萨手持杨枝净瓶,而大势至菩萨手持莲花;衣饰则几乎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观音菩萨天冠中有一化佛,大势至菩萨天冠中有一宝瓶。弥勒菩萨手持宝塔,文殊菩萨手持经筐或经卷,地藏菩萨手持摩尼宝珠和锡杖等。
  至于罗汉像,则多是众像,单独一个的很少。不过其中为人所熟知的降龙伏虎罗汉,倒也有单独造像供奉的。不过相比佛像和菩萨像,供奉罗汉像的并不多,留存到现在的古董就更少了。
  明王像是佛和菩萨的忿怒像。阿弥陀佛的忿怒相是六足尊,东方世界宝净国土多宝佛的忿怒相为军荼利,金不空成就佛的忿怒相是金刚药叉。这种忿怒像的造像,多见于以蹙眉瞪目头发竖立张口龇牙。家中供奉明王像的并不多,多见于寺院之中,而且造像都相当之大,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小件儿。
  卡特拿出来的这些佛像中,有一尊杨柳净瓶观世音菩萨像,一尊世尊像,一尊卧佛像,以及一尊做怒目状的明王像。
  郑铮搭眼一扫这些个佛像,心里差不多就有了答案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