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马秀英殡天(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相比之下,朱元璋更喜欢老三朱棣。
  一直以来,朱元璋都喜欢老三,这个儿子,最有自己当年的模样。而现在,在陈王爷不在大都的时候,朱棣已经将大都所有的守军,都指挥得井井有条,每年夏天,还都会在大都北方的草原上进行训练,那是一支精兵。
  朱元璋每次想起这件事,就非常地高兴,朱棣虽然年纪还不大,却已经准确地领悟了自己的意思,任务完成得非常好。
  如果大明朝的江山,要是交给了朱棣,一定能够更加辉煌。
  但是,朱棣却是老三,这是朱元璋的一个遗憾。
  于是,就这样,每次朱元璋想起立储的事,都觉得在老二和老三之间选一个,太难了,一拖再拖,就到了现在。
  马秀英将这件事,再次向朱元璋提了出来,朱元璋知道,自己无法再回避这个问题了。
  “秀英,你说,该立谁为皇储?”朱元璋向马秀英问道。
  马秀英的眼睛睁开,再次望着朱元璋,说道:“皇上,祖制不可违啊,如果我们随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皇储,那以后,每个皇子都觉得自己有能力继承皇位,咱们大明朝的江山,就乱了啊。”
  马秀英的意见很客观,她自然知道朱棣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但是,同时也知道,如果朱元璋真的这么做了,那么,即使是在这一代上,朱棣安稳地当了皇上,后面,还会有未知的风险,大明朝的江山,从此每次政权交替,都会有风险的。
  听到马秀英的话,朱元璋没有说话,他一时也无法决断。
  “重八兄弟,这大明朝的江山,来之不易,不能因为您的喜好,给后代留下祸患啊。”马秀英又说道。
  没有叫朱元璋皇上,而是叫了他以前的名字,当初,朱元璋还没有成为皇帝的时候,马秀英一直都是这么叫的。
  朱元璋听到这个名字,顿时,以前的一切,一幕幕地浮现在了脑海里。
  “好,秀英,我听你的,明日,就写下立储的圣旨,然后,放到大殿的牌子后面。”朱元璋说道。
  这立储,可以当下宣布出来,同时,也可以先写下来,等到皇上不行的时候,再由太监当专门的地方,拿出皇上立储的圣旨来,再宣读给百官。
  现在,朱元璋虽然答应了马秀英,却并没有想到要当下宣布,万一以后再有情况,还可以更改。
  所以,放到大殿上,那头顶高悬的镜子后面,以后再说。
  听到朱元璋的话,虽然不情愿,还是答应了,马秀英放下了心头大事,也感觉到浑身更累了。
  “秀英,你休息吧。”朱元璋看到马秀英眼皮子一直在忍不住地闭上,知道她很累,于是说道。
  马秀英闭上了眼睛,睡了过去。
  朱元璋站起身子来,慢慢地走了出去。
  外面,一轮圆月高悬。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祸福旦夕。突然间,朱元璋的脑子里,出现了这句话。
  朱元璋沿着走廊去,先回到大殿去,写好了圣旨再说。
  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转眼间,来到应天,已经十几年了。大明朝,蒸蒸日上,而自己和马秀英,都老了啊。
  太医也看不好秀英的病,怎么办?朱元璋一边走,一边想着,突然,在脑子里,冒出了一个想法来。
  干脆,就找蓝玉寒,来给秀英看看病,这个陈王妃,乃是得道的玄玄子大师的高徒,上次妃被箭射中,差点殒命,结果,蓝玉寒一治,不但很快就好了,最后,连疤痕都没有。
  想到这里,朱元璋脚下顿时轻松起来,自己这几年,把陈王爷一家子都给忘记了。等到陈王爷从大不列颠回来,就将北方的防务,全部交给朱棣好了,陈王爷一家子搬到平江来,守在自己身边,继续做生意,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也就够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更加放松下来,最大的问题,陈王爷手里的兵权,就这样解决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