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为母则刚(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拓跋焘似终于察觉她的不置可否,抵住她的额,道:“朕跟玉娘说了,明日就差人护送她去故都盛乐。”
  芜歌微怔。虽然这些日子以来,她暗地里思量过许多回,玉娘终究会是晃儿平安顺遂成长的最大绊脚石,但对如何安置拓跋焘身边的这位老人,她心底是犹豫的。能送去盛乐,天高皇帝远的,是最好不过的。只是,要她开口催促拓跋焘,她不屑去做,也不该去做。
  她没料想,那句她以为只是哄劝的话,他是当了真的。
  她微微张了张唇,有些犹豫地问:“那……皇长子怎么办?”
  拓跋焘心底并非不愧疚。他轻啄她的唇:“以后别叫他皇长子了,叫他余儿。你是他的母后,他理应交给你教养。”
  芜歌愕住:“拓跋?”
  拓跋焘错开她的额,抬手拂去她额角的碎发,清浅一笑:“阿芜,等你生下晃儿,满了百日。我们再祭一次天,这回,换赫连吟雪铸金人。一定能成。”他凑近,吻了吻她的额,眸子里透着月光:“阿芜,从此朕的宫,只有一帝一后。除了余儿,朕的孩儿都由你所出。也不会有什么子贵母死。”
  芜歌的心微微突了突,可须臾,就重归平静。赫连吟雪是胡夏七公主,比六公主赫连吟云只小半岁。胡夏的三位公主,原本就只是她的三次祭天机会。拓跋焘对立她为后,早生了执念。这个,她是知晓的。
  只是,她不曾想,拓跋焘会许下这样的承诺。
  “拓跋,你不必如此的。”这已经不知是芜歌第几次重复这句话了。
  拓跋焘每每听着,都觉得心口不适。他抚住她的脸,拇指婆娑着她的脸颊:“朕非得如此不可。朕认,从前,朕是没想过唯你一人。可滑台初见,好多年了,我都再寻不到一个入得了眼的女子。阿芜,我身边的位子只属于你。唯你,才是我的凰。”
  芜歌觉得自己还是痴傻,心下竟有几分动容,连带着眼角都有些酸涩。只是,她已历经千帆,早不是为了一句誓言就深信不疑,飞蛾扑火的少女了。
  她笑得恰到好处,美眸里的泪光映着月光格外耀眼。当下,她说什么都不合适,唯独轻唤他的名字错不了。于是,她甜腻地唤了声,“阿焘。”
  拓跋焘的眸子似点亮了,惊喜地看着她。
  芜歌羞涩地垂了眸,其实,这样的垂眸,自嘲的意味更浓一些,只是月色迷蒙,遮掩了她的太多纷杂情绪:“我想这样唤你,很久了。只是,一直叫不出口罢了。”
  她带着男子的手,覆上自己的腹,哪怕到了今时今日,她还记得见缝插针地深化这对尚未谋面的父子的骨肉亲情。
  “阿焘,其实,我不需要你的海誓山盟,甚至不需要一帝一后。呵。”她抬眸,解嘲地笑了笑,“一生一世一双人那些,这世上有几人能得到?我并非受上天眷顾的宠儿,又何必庸人自扰?我原本以为今生都不会有自己的骨肉了。如今,有了晃儿,怕是老天爷的补偿吧。后位也好,火凰营也好,都不及晃儿对我重要。只要你对他好,我便觉得够了。”
  “傻阿芜,你为何总觉得朕会亏待晃儿?就因为有余儿这个皇长子?”拓跋焘有些无奈。
  芜歌张了张唇,却无法道破心底隐秘的担忧。她扯了扯唇角:“是我多想了。阿焘,我很自私的。玉娘能去盛乐,是最好不过的。”她凑近,贴了贴拓跋的唇:“谢谢。”
  拓跋焘心底暗涌着对玉娘的愧疚,却是一把噙住芜歌的唇,辗转研磨起来……
  翌日,玉娘不得不踏上北上之旅。芜歌站在瑞阳门的谯楼,目送那辆乌青马车离去。
  她不仅拆散了玉娘的姻缘,更逼得他们母子骨肉分离。她抚着高高隆起的腹,心底只隐隐泛起一丝愧疚的涟漪,转身即逝。她有不得不保护的人,不得不履行的职责和使命。
  “阿芜,你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为何还要对玉娘动手?”身后传来扶不祸的声音。
  芜歌没想到她会来,回眸看着她。
  不祸走近几步,一脸不赞同:“一个孩子没了娘亲,已经很惨了。如今,你这是要两个孩子都没有娘亲。”
  婉宁守在芜歌一侧,闻声怔忪。
  芜歌却是无波无澜:“你如此问,只因你还没做母亲。等你有了孩子,你就会明白了。”
  “我既已认下他做干儿子,就会竭尽全力护他周全。你大可不必如此!”巫女一向都是清清冷冷的,今日却鲜见的动了气。
  “我不会把晃儿的生死,全数交付在别人手里。”芜歌的眼眸里闪着幽冷寒光,“更不会留一把随身会夺人命的匕首在他身边。”她笑,“不瞒你说,我是想过要不要杀了玉娘的。”
  不祸的面色白了白:“你若当真那样做了,陛下怕是不会原谅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