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四节 再起波澜(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孝恭说完后。抿着嘴唇。静待李渊回答。
  他这个条件说简单也简单。可说玄机。当然也有。李玄霸说的忠肝义胆。但终究还是要从幕后到了幕前。李渊若是应允。当然是正式恢复李玄霸的身份。
  李渊目光来回不定。李孝恭的脸上。移到跳动的灯烛上。又从红泪垂落旁。移到桌案的书信上。凝望封书信良久。放在案上的一只手在烛光映照下。有些瑟瑟抖动。不知了多久。李渊才道:“好。朕答应玄霸。只要此举行。就让他亲自领兵。为朕征伐中原。”
  李孝恭并不激动。缓缓站起。“圣上。那我就将今日所言话于玄霸知了?”
  “一言为定。”李渊坚定道。
  李孝恭点头。转身摸索离去。李渊望着他的背影消失不见。这才又望向了桌案的那封书信。嘴角又抽搐下。自语道:“好。你真的很好。”
  *
  严冬。东都雪舞。天下苍茫。萧衣人在东都。坐在-殿。听群臣禀奏政事。
  从河北水淹李唐军,转瞬又过月余。已入寒冬。唐军当然会放弃辛苦打下的幽州。在易水巨马河一线和西梁军对抗。
  萧布衣知这时出兵并不占优。道李世民大军占据幽州。粮草却是问题。是以和秦叔宝定下策略。派舒展威苗海潮徐绍安等人扼住幽州和河东的交通要道。了李世民的粮道以及和河东的联系然后秦叔宝对抗李世民。程咬金对抗李道宗深沟高垒。避而不战。
  此举倒也和李世民。道宗暂时不谋而合。西梁。唐对抗幽州。再次呈僵持状态。
  萧布衣行军多年知道这种僵持。其实就是为下次对决蓄积力量。趁河北僵持之际。他已返回了东都。
  群臣百姓——河北大捷。知晓萧布衣回转。无不精神大振。
  今年的冬天。很有些冷。可今的东都。却热情涨。
  自从击败李密后。都就再没有受到过战火的侵袭如今的东都。欣欣向荣。已和当年朝大兴的时候没什么两样。
  马周才从江淮回转。又瘦了几圈。但精神极佳。向萧布衣禀告南方赈灾一事。百姓恢复稳定群臣自然交口称颂。
  萧布衣心中喜悦虽疲惫。但听天下太平已是他最好的安慰。
  民部尚书韦津启奏道:“启禀西王。今年新年。东都繁荣。江南稳定。百姓安乐。四海前来朝拜的小国有八十九国之多。名单在此。请西梁王一阅。”他奉上奏折。萧布衣接过一览。看朝拜的小国难以尽数。北到契丹室。南到六诏。邑。东到百济新罗。西到吐谷浑高昌西域各国。有什么铁汗国努失毕五部咄6五部吐火罗呼拉珊等国。少有听闻。对于很多国家。萧布衣甚至都不知道处于何方。当初杨广费尽心力才开的百宴。为求四海仰。满足自大的虚荣心。如今时机到了。萧布衣并没有太过招揽。却是水到渠成。
  萧布衣暗自欣喜。又有感慨。将奏折返回去。让韦津将各国念上一遍。群臣听韦津将朝拜国家奉上礼品一一念上。虽冗长。却听的大有趣味。这是一种强者的姿态。也群臣心中升起自豪之意。这些国家显然还是以东都为天下之心。是以赶来朝拜。当然还有一点颇为重要的原因是。东都眼下政通人和。经商天下。四海各国或求依附。或求利益。均赶过年之时前来朝拜。打。
  八十九国中。就算西突厥都有使臣前来。可东突厥却一个使臣未到。想必就算有使臣。只会前往关中。这些都是萧布衣意料之中的事情。可奇怪的是。可敦那面竟然也不派使者前来。
  萧布衣暗自皱眉。思虞世南前往突厥。寻求可敦的支持。本来一直都是不差。这几日突然没有了消息。可敦也不派使臣前来。难道是有什么变故?
  把担忧压下来。萧布衣尽量保持从容。耐着性子继续听群臣禀奏。韦津念完名单后。问道:启禀西梁王。不知道这些使臣前来。应该如何招待?”
  萧布衣道:“依循旧例。不求奢侈。但要隆重。”这规矩很是古怪。但韦津已习以为常。布衣的意思就是。花小钱办大事。
  韦津问。“各国使均想请见西梁王。不知西梁王可否在新年抽空见见这些使臣?”
  萧布衣点道:“你来安排就好。”
  韦津退下。徐世绩上前。徐世绩一直镇东都。总揽兵权。眼下任左右卫府的大将军。兼兵部侍郎。兵尚书是为李靖。如今仍在江南和沈法-持。看似并无进展。兵部的职责。就由徐世绩担当。
  “启禀西梁王。如今年关将至轮换制中。河北的八万兵马已到期限。但仍和唐军在僵持。请问是否调回换兵?”
  萧布衣沉吟未决。为这时候。的确有很多顾忌。
  吏部尚书萧道:“年关将至。这时调兵。只怕东都精兵不愿。上场杀敌。难免不能尽心。”
  群臣都是点头。军作战。军心至关重要。这些人恰逢新年出兵。难免有所埋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