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3 / 4)
他们出来时,二木头他们正在巷口附近转悠着。见阿愁手里没灯,几个孩子看着她一副颇为同情的模样。自认为是个大姐姐的招弟,还主动要把她手里的那个花篮灯给阿愁玩会儿。阿愁可是个大人了,哪能跟孩子争这玩意儿,便笑着拒绝了。于是,二木头便提议大家一同结伴去坊间的大道上逛逛。
四丫立时就戳穿了他的用心,冷哼道:“你不过是想拿你那老虎灯,跟人比灯去。”
和二木头的阿爷肯给他花钱,年年都给他买不一样的新灯不同,包括他堂姐孙楠在内,几个女孩儿的灯却都是今年玩了收起来,明年拿出来接着玩的旧灯。而,一个街坊里住着,又有谁家不知道谁家的事,几个孩子这年年不换新的灯,拿出去跟人比也没个新鲜感,所以女孩们都不感兴趣。可架不住二木头的生拖硬拽,到底还是拉着众人上了街。
于秋阳小的时候,她也是玩过花灯的。可因她奶奶节俭,觉得比起传统纸糊的灯笼来,那种塑料做的灯又结实又耐用还不怕烧掉,所以便拿那种灯糊弄了秋阳一个童年。不过,便是在秋阳的那个年代里,会扎纸灯的手艺人也已经不多了,街面上能看到的纸灯,竟是除了什么兔子灯、青蛙灯、球灯几种传统样式外,就再没什么新鲜花样了。
而于这个年代里,那手艺人的手艺,似乎要比后世的人们强了许多。跟在二木头他们身后出了巷口,阿愁立时就被满街各种造型的灯给小小惊了一下。
和二木头那画得有些似是而非的老虎灯不同,坊间那些孩子手里提着的灯,有些做得简直可称得上是活灵活现——当然,那种花灯的价格自也不菲的。
所以,自以为自己的花灯算是不错的二木头,才刚一出巷口就哑了,也再不说跟人比灯的话了。
不过,比灯一事,原就只是元宵节其中的一种乐趣罢了,便是没这一项,提着那灯,看着满街被花花绿绿的彩灯照得如琉璃世界一般的街道,这也是另一项乐趣。
阿愁手里牵着小栓,悠游跟在众人的后面时,忽然就听到身后有人喊着她的名字。一回头,就只见冬哥手里提着个西瓜灯,晃晃悠悠地向着她跑了过来。
这孩子倒也热情,只笑眯眯地叫了声“阿愁姐”,便伸手过去握住了阿愁空着的那只手。
阿愁回头看了看冬哥身后,却是没看到季银匠,倒看到一帮不认得的孩子。她便猜到,那些孩子应该都是八德巷里的住户了。
果然,便有人上前问着冬哥,“这是谁啊?”
冬哥笑着道:“这是我姐姐。”
有记性好的,便笑道:“什么你姐姐呀,你少乱认亲了,这是九如巷梳头的莫娘子家那个小养娘嘛,跟你一样,都打慈幼院里出来的。”
“慈幼院里出来的又怎的了?!”那为首的一个大男孩忽地就伸手往那说话的男孩头上拍了一巴掌,道:“季叔可把冬哥交给我带着的,不许你们欺负他。”
于是阿愁便知道,冬哥于季银匠家里应该过得不错。
可冬哥拉着阿愁的手,却是不知怎么,就惹得小栓子一阵不高兴了。他放开阿愁的手,过去硬是扯着冬哥拉着阿愁的那只手,带着一种奶声奶气道:“你放手,不许你拉着我阿愁姐姐。”
——哟!这一向不敢于人前说话的小不点儿,居然因着她跟冬哥争风吃醋了?!
阿愁立时就笑了起来,蹲在小栓子的面前,忍不住伸手揉着他那小脸蛋,笑道:“可不兴这样。这是冬哥,你得叫他哥哥呢。”又抬头对冬哥笑道:“这是小栓子,今年五岁……”
“六岁了!”小栓子立时不满道。
阿愁哈哈笑道:“是呢,过了个年,你六岁了。”
她抬起头,正要再跟冬哥说话时,忽然就听到一个声音在她身后道:“这不是阿愁吗?”
阿愁扭头,就只见王大娘的女儿王小妹领着一些她不认识的女孩走了过来。
“你的灯呢?”王小妹看着她空空的两手问道。却是不等阿愁答话,就笑道:“不会是你师傅没给你钱买灯吧?也是呢,只怕你家里有钱也不敢叫你沾了手,谁都知道,慈幼院里出来的都是贼偷。”
她说这话时,是带着股恶意故意放大着音量的。
不想刚才护着冬哥的那个半大小子听到这“慈幼院”三个字,立时误会了她这是在嘲着冬哥了。这正处于中二年纪的小子,当下便觉得自己的权威遭人故意挑衅了,便猛地于王小妹的背后推了她一把,喝道:“你放什么屁呢?!”
王小妹没个防备,踉跄了一下,手里的花灯一晃,便叫那蜡烛的火苗就这么舔上灯笼壁。顿时,一只好好的蝴蝶灯,就这么化作了一个火球。
王小妹呆了呆,尖叫着回头时,只见推她的那男孩生得人高马大,她不敢惹,便愤愤地回头就抢过栓子手里的兔子灯,狠狠往地上一摔。
随着那兔子灯也化作一团火球,栓子“哇”地一声就哭开了。
冬哥见了,把手里的西瓜灯往地上一放,扑过去也推了王小妹一把。王小妹一个立足不稳,撞到旁边跟她同来的一个女孩身上。就只见那女孩手里的荷花灯,顿时也化作了一团火球。女孩立时也哭了起来。 ↑返回顶部↑
四丫立时就戳穿了他的用心,冷哼道:“你不过是想拿你那老虎灯,跟人比灯去。”
和二木头的阿爷肯给他花钱,年年都给他买不一样的新灯不同,包括他堂姐孙楠在内,几个女孩儿的灯却都是今年玩了收起来,明年拿出来接着玩的旧灯。而,一个街坊里住着,又有谁家不知道谁家的事,几个孩子这年年不换新的灯,拿出去跟人比也没个新鲜感,所以女孩们都不感兴趣。可架不住二木头的生拖硬拽,到底还是拉着众人上了街。
于秋阳小的时候,她也是玩过花灯的。可因她奶奶节俭,觉得比起传统纸糊的灯笼来,那种塑料做的灯又结实又耐用还不怕烧掉,所以便拿那种灯糊弄了秋阳一个童年。不过,便是在秋阳的那个年代里,会扎纸灯的手艺人也已经不多了,街面上能看到的纸灯,竟是除了什么兔子灯、青蛙灯、球灯几种传统样式外,就再没什么新鲜花样了。
而于这个年代里,那手艺人的手艺,似乎要比后世的人们强了许多。跟在二木头他们身后出了巷口,阿愁立时就被满街各种造型的灯给小小惊了一下。
和二木头那画得有些似是而非的老虎灯不同,坊间那些孩子手里提着的灯,有些做得简直可称得上是活灵活现——当然,那种花灯的价格自也不菲的。
所以,自以为自己的花灯算是不错的二木头,才刚一出巷口就哑了,也再不说跟人比灯的话了。
不过,比灯一事,原就只是元宵节其中的一种乐趣罢了,便是没这一项,提着那灯,看着满街被花花绿绿的彩灯照得如琉璃世界一般的街道,这也是另一项乐趣。
阿愁手里牵着小栓,悠游跟在众人的后面时,忽然就听到身后有人喊着她的名字。一回头,就只见冬哥手里提着个西瓜灯,晃晃悠悠地向着她跑了过来。
这孩子倒也热情,只笑眯眯地叫了声“阿愁姐”,便伸手过去握住了阿愁空着的那只手。
阿愁回头看了看冬哥身后,却是没看到季银匠,倒看到一帮不认得的孩子。她便猜到,那些孩子应该都是八德巷里的住户了。
果然,便有人上前问着冬哥,“这是谁啊?”
冬哥笑着道:“这是我姐姐。”
有记性好的,便笑道:“什么你姐姐呀,你少乱认亲了,这是九如巷梳头的莫娘子家那个小养娘嘛,跟你一样,都打慈幼院里出来的。”
“慈幼院里出来的又怎的了?!”那为首的一个大男孩忽地就伸手往那说话的男孩头上拍了一巴掌,道:“季叔可把冬哥交给我带着的,不许你们欺负他。”
于是阿愁便知道,冬哥于季银匠家里应该过得不错。
可冬哥拉着阿愁的手,却是不知怎么,就惹得小栓子一阵不高兴了。他放开阿愁的手,过去硬是扯着冬哥拉着阿愁的那只手,带着一种奶声奶气道:“你放手,不许你拉着我阿愁姐姐。”
——哟!这一向不敢于人前说话的小不点儿,居然因着她跟冬哥争风吃醋了?!
阿愁立时就笑了起来,蹲在小栓子的面前,忍不住伸手揉着他那小脸蛋,笑道:“可不兴这样。这是冬哥,你得叫他哥哥呢。”又抬头对冬哥笑道:“这是小栓子,今年五岁……”
“六岁了!”小栓子立时不满道。
阿愁哈哈笑道:“是呢,过了个年,你六岁了。”
她抬起头,正要再跟冬哥说话时,忽然就听到一个声音在她身后道:“这不是阿愁吗?”
阿愁扭头,就只见王大娘的女儿王小妹领着一些她不认识的女孩走了过来。
“你的灯呢?”王小妹看着她空空的两手问道。却是不等阿愁答话,就笑道:“不会是你师傅没给你钱买灯吧?也是呢,只怕你家里有钱也不敢叫你沾了手,谁都知道,慈幼院里出来的都是贼偷。”
她说这话时,是带着股恶意故意放大着音量的。
不想刚才护着冬哥的那个半大小子听到这“慈幼院”三个字,立时误会了她这是在嘲着冬哥了。这正处于中二年纪的小子,当下便觉得自己的权威遭人故意挑衅了,便猛地于王小妹的背后推了她一把,喝道:“你放什么屁呢?!”
王小妹没个防备,踉跄了一下,手里的花灯一晃,便叫那蜡烛的火苗就这么舔上灯笼壁。顿时,一只好好的蝴蝶灯,就这么化作了一个火球。
王小妹呆了呆,尖叫着回头时,只见推她的那男孩生得人高马大,她不敢惹,便愤愤地回头就抢过栓子手里的兔子灯,狠狠往地上一摔。
随着那兔子灯也化作一团火球,栓子“哇”地一声就哭开了。
冬哥见了,把手里的西瓜灯往地上一放,扑过去也推了王小妹一把。王小妹一个立足不稳,撞到旁边跟她同来的一个女孩身上。就只见那女孩手里的荷花灯,顿时也化作了一团火球。女孩立时也哭了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