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姚崇十事(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群臣微微颔首,对武则天的说法大为赞同。
  “我年事已高,精力不济,不能长时间说话了。你们说,我听,若有不到之处,我再补正。”武则天道。
  这是实情,众人也没有异议。
  “嗯,那就姚崇,你先说。”武则天的目光从群臣身上扫过,最后落到姚崇身上。
  “我?”姚崇颇有些惊讶。
  姚崇虽然才华了得,但毕竟是新秀,在朝中的威望不如狄仁杰。按理说,这样的大事理应由狄仁杰先说才是,武则天竟然点名由他来说,他不得不惊讶。
  “没错,就是你。”李隆基点点头,肯定一句。
  武则天是何等样人,她怎会无缘无故的要姚崇先说?她如此做,是有深意的。
  “既如此,那我就说了。”姚崇也没有矫情,微一沉吟,道:“陛下,臣有十事要说。”
  “十事?”
  “不少啊。”
  群臣好一阵惊讶。
  国策不是吃饭喝水,一个人能注意到三两个方面就不错了,姚崇竟然有十事要说,这真是很惊人的。
  武则天眼里掠过一抹诧异。
  狄仁杰、李显、李旦和张说他们都是惊讶。
  唯有李隆基一脸的赞赏,在心里暗道:“历史上,姚崇十事是大名鼎鼎,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一定是这十事吧?”
  “第一件事就是自垂拱以来,朝廷以严刑峻法绳下,大臣多有冤死者,若要治理天下,当以宽仁之政为宜。”姚崇缓缓开口道。
  群臣重重点头,大为赞成这话。
  武则天自从架空唐高宗后,就在为登基当女皇做准备。在当时,朝中的大臣多为拥护李氏之人,武则天要当上皇帝,就要除掉这些大臣。这该怎么做呢?武则天有她的办法,那就是重用酷吏,比如周兴、来俊臣,让他们充当爪牙,帮她铲除异己,先后除掉了一大批大臣,如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样的托孤重臣。
  当周兴、来俊臣之流弄得天怒人怨之后,武则天又把他们杀了,博得人心。
  其中,有一个很有名的典故“请君入瓮”,就是这样来的。
  武则天固然达到了她的目的,最后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女皇。然而,严刑峻法留下的后患却还在。
  李隆基要想纠正这一错误,只有“以宽纠猛”,就是要用宽仁之政来改正。
  “第二件就是陛下虽欲对大食用兵,欲要击破大食,然,大唐眼下国力不够强,粮草不够丰足,兵士不够多,还需急修内政,暂缓大举征战。”姚崇接着道。
  “好!”群臣齐声赞同。
  自从三年前,李隆基率兵出征,攻打吐蕃开始,拓地万里。看上去,固然是大好事,实际上却是埋下了隐患。
  这些隐患就在于,唐朝拓地太快,没有来得及彻底稳固。不说别的,当是占领这些地方,唐朝就要派出大量的军队,多了不说,往少里说,需要二十万军队来驻守。
  在打突厥那一战,武则天连四十万军队都拿不出来,一下子要用二十万军队去驻守,那么,唐朝的机动兵力还有多少呢?若是在此时对外大举用兵的话,就会出大问题。
  是以,先暂缓征战,处理内部问题就成了第一要务。
  “不错!不错!”李隆基大为赞赏这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