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6、神兵成笑话(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已经封闭一个半月的宣化门、出师门,在凌晨时分突然开启。突如其来的巨大变故,让城中军民都惊疑不定。
  原来,冷兵器时代的各种战术模式,和后世热兵器的战法决然不同。
  冷兵器打击距离太近,杀伤力也严重不足,加之战马冲击的速度又太快,守城的一方,总是提前堵死城门洞,逼迫敌人“附城而攻”。这样才能让守军充分发挥城墙的优势,给敌人以巨大杀伤便于防御。
  所以兵法才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贲温,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如果没有万全的安排,轻易不敢打开城门,这是最基本的军事常识。
  守城部队如果想派遣一支部队出城反击敌人,城头上必然事先有严密的准备,那就是每隔三步就安排一名弓箭手。并且要张弓搭箭,引而不发。
  如此安排的其目的是:一旦守军出师不利,被迫往回退却,必须打开城门接应的时候,城头上顿时万箭齐发遮断追兵,防备敌人趁势抢夺城门。
  可是今天出了鬼了,京城百姓百思不得其解。
  书中交代,汴梁城人口高峰一百五十余万,分为外城(新城),周长五十余里。内城(旧城),周长二十余里。大内皇城,周长八里。
  宣化门,就是汴梁城核心皇城的正南门。宣:宣谕。化,教化。宣化门,蕴含的意思是:皇帝“承命于天,教化万方。”
  进入宣化门,相当于后世进入新华门。
  进入新华门就是进入中南海。中南海是什么地方?那是中央机构和核心领导人的所在地。
  进入宣化门就是大宋皇家大内禁地,里面不仅住着皇帝、皇后、妃子、皇子、公主,于是就有宝篆宫、紫宸殿、文德殿、垂拱殿、皇仪殿、集英殿、凝晖殿、大庆殿、东宫、宣德楼。
  大内禁地不仅仅是皇家的宿舍区,还是皇帝“奉天承运”的办公区,所以就有布政府、秘书省、枢密院、禁中、明堂、中书省、门下省等核心机构。
  黎明时分,宣化门、出师门全部打开,从皇城里面出来七个军容肃穆、盔明甲亮、阵形严整的方阵。
  从宣化门出兵,当然不是一般军队,要么是御林军,要么是皇城卫队。
  这种情况的出现,基本上就代表皇帝御驾亲征,老百姓当然要惊诧了。
  中原汉人平时就喜欢家长里短、流言八卦,看热闹的积极性让神仙都嫉妒。
  皇帝御驾亲征,这是全天下最大的热闹。
  城内百姓虽然饥寒交迫,但也无法阻止他们看热闹的强烈愿望。皇帝都御驾亲征了,这个热闹一定要看,所以扶老携幼一路尾随。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从宣化门出兵,最后没有看见皇帝,就已经让老百姓惊诧莫名了,没想到还有更加离谱的事情。
  张叔夜,其实京城百姓原来不怎么认识,前几天一下子就认识了。
  前不久,小皇帝赵桓到戴楼门劳军,曾经专门召见张叔夜,当场晋升为资政殿大学士,而且亲手解下太宰何栗腰间的毬路金带,转赐给张叔夜。
  对于大宋官员来说,“毬路金带”可是个好东西,和免死金牌差不多少!
  范镇的《东斋记事补遗》重点说明:“毬路金带,俗谓之笏头带,非二府文臣不得赐,武臣而得赐者……出於特恩。”
  张叔夜是武将,小皇帝赵桓把何栗的“毬路金带”解下来,转赐给张叔夜,那就属于天大的特殊恩赐。
  就这么一个被小皇帝赵桓当面称之为“国之干城”的张叔夜,今天居然变成了副将,老百姓更加惊诧了。
  从皇城大内出来的这支部队,正是郭京秘密训练的六甲神兵,小皇帝赵桓命令张叔夜当监军。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五日,注定是大宋历史上最悲催的日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