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5、前线的战况(2 / 3)
毫不夸张地说,李纲接替种师道两河宣抚使的位置,完全就是两眼一抹黑,最典型的盲人骑瞎马——没有丝毫成算,和“庙算胜”八竿子都打不着。
按照李纲设计的理想模式,只要谢潜率领的姚家军一个中央开花,然后东西两路闪电般侧击到位,一场胜仗犹如探囊取物,大功告成。
居于这种认识,谢潜指挥姚家军作为中央突破的主力部队,是这一次救援行动成败的关键,所以李纲专门给这支中央突破的部队设定了一支先锋部队。
两河宣抚使司的直属部队,只有一万二千人,李纲全部交给范琼指挥,要求范琼打响第三次救援并州城的第一枪,同时命令其他三支部队随后快速推进!
没曾想,除了李纲之外,其他的所有将领都有从枢密院直达的信息通道,部队的行动完全由枢密院直接控制。
中路军的军先锋范琼还没动,李纲已经接到东路军刘韚所部全军溃败的消息。
既然战斗已经打响,李纲也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因此命令范琼的先锋部队立即从南关镇出击,同时让谢潜率领姚家军随后跟上。
要说这个南关镇,读者并不陌生。
当初李宪听从鬼手书生毕长青的建议,利用韦十娘率领的落霞观女弟子夜袭南关镇,把折可存的三百人全部俘虏,大部队就是从这里北上的。
南关,就是太原府的东南大门,南关镇因关得名。敲开南关,就可以居高临下直扑祁县、太谷,抵达并州城南大门外。
等到传令兵两天后返回来,李纲才知道他任命的先锋大将范琼,早就已经不知所踪,谁也不知道他逃到哪里去了!
两河制置副使谢潜倒还不错,总算把姚家军从铜鞮城拉上来,结果刚刚走到南关镇就碰到金兵蜂拥而来,被李纲寄予厚望的姚家军依然是一触即溃。
继折家军、种家军之后,大宋第三支传统军阀部队——姚家军彻底完蛋。
三路大军,东路军、中路军已经完蛋了,李纲又把希望寄托在西路军上。
西路军还不错,随着折家军、种家军、姚家军全部完蛋,刘延庆的鄜延军已经成为北宋最大的军事集团。
张思正是刘延庆鄜延军的兵马统制,这一次刘延庆也决定放手一搏,命令张思正率领马步军十七万人马全力出击。
张思正联络汾州附近的张灏一同进兵,因为张灏要拼命救援自己的父亲张孝纯,自然是不遗余力,属于最可信赖的同盟军。
张灏没有让张思正失望,利用自己一直和金兵作战,了解金兵情况的优势,联合张思正对完颜娄室所部发起一次夜袭,居然一连攻破对方五座大营,取得一场罕见的胜利。
俗话说得好: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突如其来的胜利,让刚刚进入战场的张思正陡增野心,对金兵丧失了最基本的警惕性,已经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张思正居然想一口吞掉完颜娄室的主力五万余人,凭借一己之力实现解救并州城的伟大功勋。
三天后,完颜娄室采用诱敌深入之计,在文水县城西北反伏击,张思正血战一日夜,折损兵力四万余人。
虽然张灏全力救援,还是于事无补。不仅没有击退完颜娄室,反而把汾州城也丢了。
仅仅一天之后,折家军另外一支残部在折家老三折可求的率领下,全力反击汾州城,在城北被完颜娄室击溃。
至此,李纲苦心孤诣的三路救援彻底失败,大宋部署在河东河西最后的三十万大军,终于全部葬送了。
威胜军、隆德府、汾州、晋州、泽州、绛州再无一兵一卒,百姓纷纷南逃直奔河南,北宋的丧钟正式敲响。
纵观这一次作战失败,责任也不完全是李纲。除了张思正和张灏有过协同行动之外,其他部队都各行其是,才是全线脆败的根源所在。
而这个根源的源头,就是在京城里面翘盼议和的主和派、小皇帝,他们才是这次失败最大的罪人。
当然,大宋君臣是听不到这声丧钟的,因为他们还在继续开会扯皮。
书中交代,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用兵的风格完全不同,他最忌讳拼死力战,总是把阴谋诡计放在第一位。 ↑返回顶部↑
按照李纲设计的理想模式,只要谢潜率领的姚家军一个中央开花,然后东西两路闪电般侧击到位,一场胜仗犹如探囊取物,大功告成。
居于这种认识,谢潜指挥姚家军作为中央突破的主力部队,是这一次救援行动成败的关键,所以李纲专门给这支中央突破的部队设定了一支先锋部队。
两河宣抚使司的直属部队,只有一万二千人,李纲全部交给范琼指挥,要求范琼打响第三次救援并州城的第一枪,同时命令其他三支部队随后快速推进!
没曾想,除了李纲之外,其他的所有将领都有从枢密院直达的信息通道,部队的行动完全由枢密院直接控制。
中路军的军先锋范琼还没动,李纲已经接到东路军刘韚所部全军溃败的消息。
既然战斗已经打响,李纲也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因此命令范琼的先锋部队立即从南关镇出击,同时让谢潜率领姚家军随后跟上。
要说这个南关镇,读者并不陌生。
当初李宪听从鬼手书生毕长青的建议,利用韦十娘率领的落霞观女弟子夜袭南关镇,把折可存的三百人全部俘虏,大部队就是从这里北上的。
南关,就是太原府的东南大门,南关镇因关得名。敲开南关,就可以居高临下直扑祁县、太谷,抵达并州城南大门外。
等到传令兵两天后返回来,李纲才知道他任命的先锋大将范琼,早就已经不知所踪,谁也不知道他逃到哪里去了!
两河制置副使谢潜倒还不错,总算把姚家军从铜鞮城拉上来,结果刚刚走到南关镇就碰到金兵蜂拥而来,被李纲寄予厚望的姚家军依然是一触即溃。
继折家军、种家军之后,大宋第三支传统军阀部队——姚家军彻底完蛋。
三路大军,东路军、中路军已经完蛋了,李纲又把希望寄托在西路军上。
西路军还不错,随着折家军、种家军、姚家军全部完蛋,刘延庆的鄜延军已经成为北宋最大的军事集团。
张思正是刘延庆鄜延军的兵马统制,这一次刘延庆也决定放手一搏,命令张思正率领马步军十七万人马全力出击。
张思正联络汾州附近的张灏一同进兵,因为张灏要拼命救援自己的父亲张孝纯,自然是不遗余力,属于最可信赖的同盟军。
张灏没有让张思正失望,利用自己一直和金兵作战,了解金兵情况的优势,联合张思正对完颜娄室所部发起一次夜袭,居然一连攻破对方五座大营,取得一场罕见的胜利。
俗话说得好: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突如其来的胜利,让刚刚进入战场的张思正陡增野心,对金兵丧失了最基本的警惕性,已经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张思正居然想一口吞掉完颜娄室的主力五万余人,凭借一己之力实现解救并州城的伟大功勋。
三天后,完颜娄室采用诱敌深入之计,在文水县城西北反伏击,张思正血战一日夜,折损兵力四万余人。
虽然张灏全力救援,还是于事无补。不仅没有击退完颜娄室,反而把汾州城也丢了。
仅仅一天之后,折家军另外一支残部在折家老三折可求的率领下,全力反击汾州城,在城北被完颜娄室击溃。
至此,李纲苦心孤诣的三路救援彻底失败,大宋部署在河东河西最后的三十万大军,终于全部葬送了。
威胜军、隆德府、汾州、晋州、泽州、绛州再无一兵一卒,百姓纷纷南逃直奔河南,北宋的丧钟正式敲响。
纵观这一次作战失败,责任也不完全是李纲。除了张思正和张灏有过协同行动之外,其他部队都各行其是,才是全线脆败的根源所在。
而这个根源的源头,就是在京城里面翘盼议和的主和派、小皇帝,他们才是这次失败最大的罪人。
当然,大宋君臣是听不到这声丧钟的,因为他们还在继续开会扯皮。
书中交代,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用兵的风格完全不同,他最忌讳拼死力战,总是把阴谋诡计放在第一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