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1、种家军覆灭(2 / 3)
从小皇帝赵桓的立场上来说,坐稳屁股下面的这把椅子,那才是天字号第一件大事。
现在老皇帝已经服输了,正在后院修身养性,又何必去刺激他老人家剧烈反弹?一旦后宫鸡飞狗跳,谁还有心思当皇帝?
你种师道这个时候跳出来,分明就是要撮窜小皇帝和老皇帝父子不和,你究竟安的什么心?是不是金国安插进来的奸细?
群臣都不做声,小皇帝赵桓觉得有些难办。因为种师道是他亲口赐封的,今天是加官进爵之后第一次上折子,这么冷场下去脸上都无光。
没法子,小皇帝赵桓决定给种师道一个台阶,假装自己并不知道尹焞这个人,而是让种师道把人才请到京城,到时候看情况再量才录用。
多好的一个台阶啊,人家小皇帝赵桓那是真给面子。
可是,七十六岁的种师道,真的是老糊涂了,居然把一番推诿之词当真了!下朝之后,种师道立即派出快马,把尹焞迎接进京。
果然不错,尹焞进京之后,首先就上一道折子。
上这道折子,是种师道提出来的,目的是让小皇帝赵桓看看尹焞的才学。
没想到尹焞在这道折子里面开宗明义,首先就提出要给司马光、苏轼等数十人平反昭雪。
虽然尹焞同样自作聪明,并没有提出给自己的师傅程颐平反,但是这份奏折居心叵测,谁还看不出来?
小皇帝赵桓接到折子之后究竟看了没有,已经成为历史悬案。但是有一条,从此再也没有人提起过尹焞这件事情。
没有人提起,难道大家都忘记了吗?当然不是!
朝廷之上的暴风骤雨,每次都有黎明前的黑暗,所以才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说。
能够成为大宋朝屹立不倒的大世家,在朝廷中必然有数不清的耳目。
种师道在朝廷上倒行逆施的消息,顿时往外辐射出去,很多人都知道了,在威胜军屯兵不进的姚古自然也知道了这回事。
机会终于来了!
种师道虽然闭口不谈收复国土、给太原解围的问题,但是小皇帝赵桓却不能再等下去,否则又会给太上皇赵佶干涉朝政以口实。
仿佛忘记了尹焞的问题,小皇帝赵桓直接越过种师道,下旨给种师中,着令他立即进兵救援太原府,不得有误!
自己的大哥种师道刚刚加官进爵,当兄弟的肯定要给他争光,所以种师中接到圣旨之后全军尽出,闪电般就收服了寿阳县、榆次县,直接到了并州城的东南大门外。
书中交代,因为武州突然出了问题,完颜宗翰为了平定叛乱稳定后方,责令完颜银术可负责围困并州城,他自己率领主力部队返回云中平叛。
完颜银术可包围并州城的部队,一共只有四万人。种师中突然率领种家军十万人强袭过来,让完颜银术可顿时就有些措手不及,只能向完颜宗翰紧急求救。
种师中已经完成了第一步作战计划,一方面向朝廷飞章报捷,另一方面传檄姚古、张灏进兵夹击,并州城的危局立马可解。
可是,姚古已经得到消息,知道种师道在朝廷中胡说八道,很可能同时得罪了太上皇赵佶和小皇帝赵桓,目前已经自身难保。现在种师中居然给自己下命令,让姚古大是不爽。
姚古根本没有理会种师中的命令,而是向朝廷飞章告急,说自己六万大军的粮草只能坚持三天。如果不能立即接济粮草,大军可能就崩溃了。
小皇帝赵桓和朝中大臣,根本就不知道千里之外的战场究竟是怎么回事,但也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
可是汴梁城此前已经被完颜宗望洗劫一空,小皇帝赵桓和自己的皇后、妃子,每天都只吃一顿饭,喝一顿粥。火烧眉毛之下,哪里能够给前线支援粮草?
大臣们经过一天的紧急磋商,最后提请小皇帝赵桓发布诏书:“有能以财谷佐军者,有司以名闻,推恩有差。”
这是面向全国大户公开卖官:只要你能够拿出粮食支援前线,朝廷就推恩封官。
大军已经长途奔袭近千里,你现在才想到征集粮食,还来得及吗?就算你把粮食征集起来,等送到前线起码都需要二十天以上,敌人会给你充足的时间吗? ↑返回顶部↑
现在老皇帝已经服输了,正在后院修身养性,又何必去刺激他老人家剧烈反弹?一旦后宫鸡飞狗跳,谁还有心思当皇帝?
你种师道这个时候跳出来,分明就是要撮窜小皇帝和老皇帝父子不和,你究竟安的什么心?是不是金国安插进来的奸细?
群臣都不做声,小皇帝赵桓觉得有些难办。因为种师道是他亲口赐封的,今天是加官进爵之后第一次上折子,这么冷场下去脸上都无光。
没法子,小皇帝赵桓决定给种师道一个台阶,假装自己并不知道尹焞这个人,而是让种师道把人才请到京城,到时候看情况再量才录用。
多好的一个台阶啊,人家小皇帝赵桓那是真给面子。
可是,七十六岁的种师道,真的是老糊涂了,居然把一番推诿之词当真了!下朝之后,种师道立即派出快马,把尹焞迎接进京。
果然不错,尹焞进京之后,首先就上一道折子。
上这道折子,是种师道提出来的,目的是让小皇帝赵桓看看尹焞的才学。
没想到尹焞在这道折子里面开宗明义,首先就提出要给司马光、苏轼等数十人平反昭雪。
虽然尹焞同样自作聪明,并没有提出给自己的师傅程颐平反,但是这份奏折居心叵测,谁还看不出来?
小皇帝赵桓接到折子之后究竟看了没有,已经成为历史悬案。但是有一条,从此再也没有人提起过尹焞这件事情。
没有人提起,难道大家都忘记了吗?当然不是!
朝廷之上的暴风骤雨,每次都有黎明前的黑暗,所以才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说。
能够成为大宋朝屹立不倒的大世家,在朝廷中必然有数不清的耳目。
种师道在朝廷上倒行逆施的消息,顿时往外辐射出去,很多人都知道了,在威胜军屯兵不进的姚古自然也知道了这回事。
机会终于来了!
种师道虽然闭口不谈收复国土、给太原解围的问题,但是小皇帝赵桓却不能再等下去,否则又会给太上皇赵佶干涉朝政以口实。
仿佛忘记了尹焞的问题,小皇帝赵桓直接越过种师道,下旨给种师中,着令他立即进兵救援太原府,不得有误!
自己的大哥种师道刚刚加官进爵,当兄弟的肯定要给他争光,所以种师中接到圣旨之后全军尽出,闪电般就收服了寿阳县、榆次县,直接到了并州城的东南大门外。
书中交代,因为武州突然出了问题,完颜宗翰为了平定叛乱稳定后方,责令完颜银术可负责围困并州城,他自己率领主力部队返回云中平叛。
完颜银术可包围并州城的部队,一共只有四万人。种师中突然率领种家军十万人强袭过来,让完颜银术可顿时就有些措手不及,只能向完颜宗翰紧急求救。
种师中已经完成了第一步作战计划,一方面向朝廷飞章报捷,另一方面传檄姚古、张灏进兵夹击,并州城的危局立马可解。
可是,姚古已经得到消息,知道种师道在朝廷中胡说八道,很可能同时得罪了太上皇赵佶和小皇帝赵桓,目前已经自身难保。现在种师中居然给自己下命令,让姚古大是不爽。
姚古根本没有理会种师中的命令,而是向朝廷飞章告急,说自己六万大军的粮草只能坚持三天。如果不能立即接济粮草,大军可能就崩溃了。
小皇帝赵桓和朝中大臣,根本就不知道千里之外的战场究竟是怎么回事,但也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
可是汴梁城此前已经被完颜宗望洗劫一空,小皇帝赵桓和自己的皇后、妃子,每天都只吃一顿饭,喝一顿粥。火烧眉毛之下,哪里能够给前线支援粮草?
大臣们经过一天的紧急磋商,最后提请小皇帝赵桓发布诏书:“有能以财谷佐军者,有司以名闻,推恩有差。”
这是面向全国大户公开卖官:只要你能够拿出粮食支援前线,朝廷就推恩封官。
大军已经长途奔袭近千里,你现在才想到征集粮食,还来得及吗?就算你把粮食征集起来,等送到前线起码都需要二十天以上,敌人会给你充足的时间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