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7章 少年立论(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很多事情抽丝剥茧一看,才会后知后觉吓出一身冷汗。
  孙伏伽从来没有低估过长孙无忌,但同样的,他不认为长孙无忌对自己的师弟张德有什么好办法。
  拼寿命拼不过,拼实力也拼不过。
  但孙伏伽这时候却反应过来,长孙无忌这老阴货,怕不是琢磨的是几代人的事情。
  当年有田氏代齐,难道将来江南的长孙就没机会替代了张孙?
  更何况,孙伏伽也是三朝元老,是见识过“劣币驱逐良币”的。自家师弟看似铁石心肠,却也当得上一片公心。
  那些个徒子徒孙长大成年之后,又有几个是秉承公心,不忘初心的?
  武汉的学堂,难道是少了《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吗?并没有吧。
  是学校里的先生,只有教没有育?也并没有。
  孙状头很清楚,这无非就是人性使然。
  “义利之辩”过去才多少年?横竖加起来二十年都没有,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实际上,不过是献身你去,好处我来,人人如此,人人如虫,如吸血蛲虫,和那些个曾经厌憎的人物,并没甚么区别。
  “长孙辅机……”
  黑着脸的孙伏伽低声念叨着,作为前大理寺卿,孙师兄看过的卷宗不计其数。人性上的下限,他认为是没有下限。
  而长孙无忌,是温文尔雅,甚至是和风细雨地笑看人性。他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表明了立场,跟着老夫走,好处大大的有。
  他不跟张德作对,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
  正相反,张德说要修铁路,修汉安线,他高举双手欢迎,并且还说要大修特修,不但要修汉安线,还要修京汉线。江南要修,河东也要修。
  张德说要办学壮大教育,他同样是拍手称赞,你扩建汉阳书院,我就搞个吴县书院、昆山书院、上海书院,不但搞得多,还要搞得大。你招生一百,我就招生五百。你养活十个教员,我就养活五十个。
  对张德而言,有没有好处?
  自然是有好处的,小霸王学习机对此要求,无非就是多多益善。
  但将来如何,却是两说。
  “这算是不争于一时,乃争累世么。”
  孙伏伽一手托着杯碟,一手拿着杯盖,轻轻地撇着茶杯中的茶叶,神色不定。
  他不相信自己的师弟张德看不出来,那么,既然张德看出来了,为什么还放任长孙无忌这般大摇大摆地如此行事呢?
  片刻,孙伏伽松了口气,竟是露了个苦笑:“老夫不如操之多矣。”
  “先生缘何有此感慨?”
  “无事。”
  挥挥手,孙伏伽慢条斯理地喝了口茶,他此时内心其实无比的澎湃,甚至久违的热血都在沸腾。若非白发苍苍早就过了那个年岁,他甚至想要奔走呼号,以发泄胸中的激昂斗志!
  孙伏伽看着上官庭芝、李元祥、秦怀道,这些个年轻晚辈,根脚各有不同,但对张德来说,没什么不同的。他们和如今江夏港总司库庞缺一样,于张德眼中,没有什么高低区分,都是人,都是学生,再无其他。
  不是没有看穿长孙无忌,而是无所谓,而是听之任之坦然面对。
  后人不济,怪什么祖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